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花博花朝節祭花神 天女獻瑞八仙獻壽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3/19 下午 11:37:42 / 花木園藝

 適逢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台灣第一次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台北市文化局與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主辦「花神祭」活動。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搭配"花神祭"活動今日上午祭花神。(杜宥彤攝影)
 這象活動邀請去年獲文化局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者的劉家正完成12幅各月花神圖像;發放「花朝粥」1,000份,邀請調酒師以花入酒調製「花酒」,呼應前人「醉花朝」的傳統,將花樹結綵是為「綵花」,表示祈福謝恩。

 花博圓山園區百藝廣場今日與會者包含台北市副市長邱文祥、文化局局長謝小蘊、花博總執行長陳雄文、花博總製作人丁錫鏞等。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永川指出,古人認為春秋兩季之半,是一年中氣候最舒適、最浪漫的花好月圓時光,「花朝月夕」指的是農曆2月15日與8月15日,前者是花朝節,後者是中秋節,二者相較,花朝更加唯美。

 他說,今天的月亮是18年來最圓的,邀大家共同賞月。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演出"十二月花神舞"。(杜宥彤攝影)
 黃永川解釋,古代四大節日指花朝、端午、中秋、元旦;花朝,又名「花神節 」,是百花生日或説是花神生日,唐朝及明朝將其列為國定假日;宋曾糙《類說》卷十三《花木錄》中寫,「魏夫人弟子女夷善種花,號花神」,由於春風之神也名女夷,因此善種花的女夷被認為是春風女神化身,被尊為花神。

 他講解,「花神祭」祭典需7樣供品「香、燈、花、果、茶、粥、寶」,其中「花朝粥」是醫師莊靜芬依古例配合時令改良,由開平餐飲學校製作。

 邱文祥則背出十二花神,一月梅花柳夢梅、二月杏花楊玉環、三月桃花楊延昭、四月薔薇張麗華、五月石榴鍾馗、六越荷花西施、七月鳳仙石崇、八月桂花綠珠、九月菊花陶淵明、十月芙蓉謝素秋、十一月山茶花白居易、十二月臘梅老令娘。

 他笑稱,「古時候的中國人真的很閒」;希望台灣發揮美麗、善良的力量,「日本媒體多麼自制,希望家和萬事興」。

 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奏《天女獻瑞》、《陽明春曉》等曲,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演出《八仙獻壽》,《十二月花神舞》由舞蹈協會理事長賴秀峰設計、表演。
頻道:運動休閒 分類:花木園藝
專題:杜宥彤 日期:2011/3/19 下午 11:37:42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杜宥彤報導
杜宥彤報導列表
50年代黑貓歌女 "白香蘭"傳奇流​芳
文化藝術 2011/8/5 下午 11:55: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戴含芝高瀚諺打擊樂獨奏會"Inception"6月登場
文化藝術 2025/4/9 下午 04: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