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社區營造亮點 "文化亮點 幸福滿點"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5/13 下午 10:35:13 / 社區營造
文建會為強化基層公所文化能量及社區跨域營造動能,啟動社區營造亮點計畫,選點成立「社區亮點俱樂部」,透過社區交流找出在地文化亮點,今日發表會地方文史工作者齊聚討論文化資產。
|
后里代表馬、勇伯"女扮裝"與各地代表。(杜宥彤攝影) |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說,該會自1994年推動社區營造,文化建設不是蓋大型建物,而是由每個社區找出亮點,將歷史因素發展成社區特色,普遍文化素養。
他指出,全台灣幾條老街賣得東西都一樣,希望大家跳脫拷貝模式,經營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文化。該會辦理社區營造亮點徵選活動,至5月止共選出社造文化小鎮5處、社區跨域合作7處,各入選單位將於100年至102年執行亮點計畫,長期目標是將社區發展為國際參訪景點。
社區營造亮點計畫審查委員代表陳板表示,本次社區營造亮點計畫,至100年1月15日止共收到71件(社造文化小鎮23處、社區跨域48處)提案,經過初審會議、現地審查、複審會議;考量開創性、區域性、社區參與、整合文化資源情形,選出社造文化小鎮5處、社區跨域合作7處共12處入選點。
他說,該計畫有別於政府硬性指導,採12處入選點成立「社區亮點俱樂部」,用半年時間共同討論、學習與合作,訂定後續2年執行的辦法。
集集鎮鎮長莊瑞麟致詞指出,集集鐵路正趕工中,今年7月起搭高鐵將可接續到集集。該地特色產業為香蕉產業;每逢颱風濁水溪出海口總會有漂流木,漂流木的再利用也是特色之一;集集線火車讓乘客悠遊於綠色隧道。「點亮綠色愛地(GREEN IDEA)小鎮」計畫成立文化服務所,輔導鎮內11處社區,以當地特色產業結合創意,推動文化產業園區。
虎尾鎮鎮長林文彬說,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率眾登陸北港,帶來3,000移民入墾,為漢人大規模移墾台灣之始祖。虎尾在清朝時稱五間厝;明治29年(1896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當地設廠,它遂成為台灣製糖中心;1920年日本人以虎尾溪之名,改稱虎尾。
|
各地代表穿上在地文化衣著合影。(杜宥彤攝影) |
他強調,虎尾為漢人文化於臺灣的發源地,特色產業為糖廠。當地也是布袋戲的故鄉,「通天教主」黃海岱創造的史豔文、藏鏡人等深具臺灣精神。「生活首都文化造鎮」計畫,將透過公所成立社造講堂,結合文化資產空間,推動青年返鄉、建立文化旅遊見學機制等。
今日為打耳祭,臺東縣延平鄉鄉長胡榮典卻趕赴臺北,顯見對該計畫的重視,他說,要以布農文化火種,點亮紅葉棒球原鄉,布農族以狩獵維生,而傳統的報功宴、飲酒歌、祈禱歌 ( 八部合音 ) 舉世聞名。1968年8月臺灣棒球史上的關鍵戰役,紅葉少棒完封日本的戰績,掀起台灣三級棒運的熱潮;紅葉少棒以石頭練球、廢輪胎練揮棒,紅葉代表著刻苦拼戰精神。如何將紅葉精神與布農文化結合,他邀請大家一起集思廣益。
南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新珠提出,再現埔里蝴蝶王國計畫,希望重建人文生態蝴蝶鎮,營照互助、學習、共享的社區文化。
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主冠表示,新北市代表是「水金九聚落山城黑屋頂學校營造」計畫;黃金博物館設館之初即受居民反對,居民的反彈力道對歷任館長來說都是震撼教育。過去是政府服務人民,現在是人民服務自己。並稱許,社區營造亮點計畫是人民對政府信任的機制,人民與政府相互配合,才能傳承與發揚當地文化。
台南安平區區長林國明提到,《安平追想曲》、「一府二鹿三艋舺」,台南為臺灣歷史發源地,擁有眾多古蹟,例如:英商德記洋行、英商和記洋行、英商怡記洋行、美商唻記洋行與德商東興洋行,民國78年台南市政府卻將英商怡記洋行拆除,而怡記的舊址應該是在安北路上的德記洋行附近,但其目前只剩立牌和解說牌,甚為可惜。
他解釋,安平曾是國姓爺鄭成功所屬水師駐防重鎮,兵士操練結束後,將獅面盾牌掛於家門上,再將刀劍橫插獅口,便成「獅咬劍」。劍獅是安平守護神,希望安平歷史區域社區營造亮點計畫讓祂成為臺灣歷史的守護神、吉祥物。
林國明提及,7.2億的大樂透曾由一人獨得,便是劍獅招財,因此又稱發財獅。安平保留了文物與故事,所謂文化該跟地方機能結合才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