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法國徒弟班任旅 將"宛然"劇團家族發揚光大
新網記者簡若依台北特稿
2016/1/6 下午 07:53:17 / 文化藝術
布袋戲歷史悠久深受民間喜愛,演出內容都是引用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或是民間傳統,從木偶、服裝、戲台都很講究,操偶師運用靈活的雙手和多變的聲音,表達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搭配著打鬥的音效展現出震撼的效果,不過令人詫異的是,屬於東方特有的布袋戲竟是由外國人操控。
|
臺灣布袋戲國寶大師李天祿的首席弟子法國布袋戲專家班任旅將「亦宛然」劇團發揚光大到全世界。(簡若依攝影) |
臺北偶戲館近期推出「戲說從頭─李天祿與班任旅的臺法奇遇特展」。法國布袋戲專家班任旅是臺灣布袋戲國寶大師李天祿的首席弟子,對於推廣布袋戲的工作不遺餘力,他表示,自幼對中國文化產生相當的好奇和興趣,回憶當初1970年來台學習布袋戲時,到龍山寺附近的古董商店找一位寄賣布袋戲偶的操偶師傅,結果在店裡遇到一個人,班任旅竟然大膽又語帶驕傲的問對方「你會不會演布袋戲?」只見那人十分謙虛的操起偶帶來一段即興演出,令他看了之後深深著迷,並被當時的表演動作與唱腔所感動。事後才知道眼前就是令他久仰不已的李天祿。
|
班任旅「小宛然」創新洋式布袋戲偶,上為希臘人 戲偶、下為毛利人戲偶。(臺北偶戲館提供) |
之後班任旅向李天祿拜師學藝,不過他必須謹遵3個條件:「不可以退學、對師父唯命是從,及會找記者來採訪將亦宛然布袋戲發揚光大」,但不收取任何學費。
由於班任旅本身是左撇子,下了不少功夫才練就能夠用右手操控布袋戲偶。他說:「李老師非常鼓勵我創作,他鼓勵我編自己的故事,所以在我花費5年學成返國,在法國創立『小宛然』劇團,就用臺灣布袋戲的傳統技法,結合全球在地的故事與文化,成立至今超過40年,創作《奧狄賽》、《阿拉丁》、《狐狸的故事》、《瘋狂馬戲團》等,還有改編紐西蘭毛利人的神話故事《莫伊傳說》,目前已經走過80幾個國家,『小宛然』在全球巡迴演出也經常邀請李天祿老師的劇團『亦宛然』到法國共同表演、舉辦研習營,真正將劇團發揚光大。」
「戲說從頭─李天祿與班任旅的臺法奇遇」特展1月5日至3月27日在臺北偶戲館展出,分為「接觸東方」、「落腳台灣」、「創作奧狄賽」、「融合多元」和「巡迴表演」等5個主題,展覽品不僅有從法國空運來臺,為班任旅多年來收藏的珍貴文物與史料,還包括中國的布袋戲偶、皮影戲偶、原創戲劇西方人偶戲偶等,另外還有與李天祿相處多年的老照片,相當值得回味。
|
李天祿兒子、布袋戲表演家陳錫煌介紹李天祿與班任旅的台法奇遇。(簡若依攝影) |
今日還有李天祿兒子、布袋戲表演家陳錫煌,前駐法大使呂慶龍等人出席揭幕儀式,呂慶龍在法國出席活動時,經常以法語演出布袋戲開場,總是博得滿堂彩。他表示,班任旅曾獲臺法文化大獎,對臺灣傳統布袋戲所做的貢獻甚至比臺灣人多,而駐法多年的經驗也讓他深深體會到,臺灣要從事文化外交,布袋戲絕對是很好的橋樑,值得政府保存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