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版"李爾王" 兩廳院亞維儂藝術節共同製作跨國莎劇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6/3/17 下午 08:02:10 / 文化藝術
國家兩廳院與亞維儂藝術節共同製作的《李爾王》,由法國導演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最新導演創作,去年作為亞維儂藝術節開幕之作,於亞維儂的教皇宮中庭舞台演出,這部作品是兩廳院2016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重點節目,即將於本月18至20於國家戲劇院登場。
|
由法國導演歐利維耶‧畢導演創作,國家兩廳院與亞維儂藝術節共同製作的《李爾王》。(歸鴻亭攝影) |
曾擔任過巴黎奧德翁劇院藝術總監,現為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的歐利維耶‧畢,常在作品裡大膽呈現人性情慾,作品總是拼貼結合多種表演方式,諸如喜鬧、雜技、歌唱、人偶、現場互動等形式,創造出靈活,令人目不暇給的觀劇感受。他改編經典作品的功力也深受好評,本身就是一名出色的劇作家,不只親自將經典文本翻譯為法文,也擅長用極盡誇張導演調度,將經典作品注入強烈的個人觀點,反思當代的問題,作品每每引起廣泛討論。
|
《李爾王》劇情描述暴躁的君王李爾,年老時想知道3個女兒誰對他最孝順,最孝順的才能得到他的遺產。(歸鴻亭攝影) |
《李爾王》劇情描述暴躁的君王李爾,年老時想知道3個女兒誰對他最孝順,最孝順的才能得到他的遺產,因此他出了多道難題考驗女兒,每個女兒都有獨立的性格,大女兒和二女兒極力追求金錢和權勢,小女兒則是沉默、溫婉,而在爭奪遺產的腥風血雨中,最終悲劇收尾。作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歐利維耶‧畢以自由、鮮明、尖銳、具現代感的文本翻譯與舞台調度,重新建構莎翁的殘酷世界。歐利維耶‧畢表示,劇中角色從不詢問對方意見,一齣悶不作聲的悲劇,只聽見風暴的呼聲。李爾陷入瘋狂,正因意識到所有意義的崩解。
|
歐利維耶‧畢的《李爾王》大幅度修改對白,捨去拗口、華麗的文學用語,改以白話文表現。(歸鴻亭攝影) |
他安排劇中最受李爾王疼愛的小女兒以芭蕾女伶之姿翩翩起舞,嘴上卻貼著膠帶,化為無聲的角色,遇到任何事件都無法為自己辯駁,卻讓另外兩位女兒滔滔不絕地說著大量激情的台詞,花言巧語成為追求權力慾望的工具,不只讓李爾王最後深陷困頓,更讓整個國家征戰分裂,以古喻今,充滿象徵的手法,讓全劇有著意在言外的趣味與省思。
|
歐利維耶‧畢常在作品裡大膽呈現人性情慾,作品總是拼貼結合多種表演方式。(歸鴻亭攝影) |
他的《李爾王》大幅度修改對白,捨去拗口、華麗的文學用語,改以白話文表現,或是乾脆讓演員純粹地嘶吼。歐利維耶說,「莎士比亞劇作的精隨之處,在於每部劇作中的哀愁與幽默感,還有那些無法準確翻譯成法文的意境,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為之著迷,因此我選擇不完整呈現原作,改用自己的方式轉譯莎翁經典。」
歐利維耶‧畢身兼演員、編劇、導演、劇場行政管理,曾任巴黎奧德翁劇院藝術總監,2013年起擔任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至今。2014年他以演員身分來台演出《小刀小姐深情酒館》,以「小姐」的媚態征服台灣觀眾的心,自此和台灣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