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擊劍大師" 與臺灣紅葉少棒故事相提並論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6/3/20 上午 11:06:12 / 電影世界
在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芬蘭導演卡拉斯哈洛(Klaus Haro)第3部角逐奧斯卡的電影《擊劍大師》(The Fencer)影片裡,描寫過去被稱為波羅的海3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體壇「擊劍之父」恩德爾耐利斯(Endel Nelis)年輕時的真實故事。
 |
《擊劍大師》描寫愛沙尼亞體壇「擊劍之父」恩德爾耐利斯年輕時的真實故事。(海鵬影業提供) |
《擊劍大師》時代背景為戰亂強徵兵使許多家庭破碎,隱身在小鎮教授擊劍的恩德爾奈利斯,卻讓失去父親的孩子們看見了一線生機。他藉擊劍教孩子們重拾笑容與自信,孩子們也將對父親的思念,投射在他的身上,不僅喚回人們對彼此的關懷,也弘揚了人性的價值與生命的可貴。電影講述這名神秘男子出現在愛沙尼亞小鎮裡,學歷超高的他,竟只是來此地小學擔任體育老師。他在學校成立了擊劍俱樂部,意外成為孩子們最愛的運動。當孩子們決定挑戰擊劍比賽,他的神祕身分,也將隨之曝光。
馬特阿凡迪(Mart Avandi)飾演的恩德爾耐利斯,和童星莉莎克佩爾(Liisa Koppel)在片中飾演師生,卻又有父女的濃郁感情,在所有學生眼裡,鼓勵他開設擊劍課,還四處宣傳招兵買馬,帶隊前往列寧格勒參加擊劍競賽,才成就這段愛沙尼亞運動史上的擊劍奇蹟。
這段真實的故事與臺東縣延平鄉的紅葉國小所成立的一支少年棒球隊,1968年以7:0的懸殊比數擊敗由關西地方選拔出來的日本少棒明星隊可以相提並論,促成臺灣於次年組成金龍少棒隊進軍美國賓州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賽,從而開啟台灣棒球史上的三級棒球時代有異曲同工的勵志內容。
入圍第73屆金球獎外語片、角逐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擊劍大師》,將於4月1日起全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