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隱身靜默兩百年 古街風華再現
新網記者劉又嘉台北特稿
2009/8/29 下午 09:53:11 / 民俗古蹟
對這一代台北人來說,剝皮寮,是一個饒富趣味及想像空間的名字。
|
臺北市長郝龍斌(右四)率領嘉賓以"剝"佈景方式,象徵剝皮寮修復完成。(劉又嘉攝影) |
由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文化局主辦、行政院文建會指導的「古街文化節」即日起至11月1日在萬華舉辦《剝皮寮藝條通.混搭-當代藝術展》,邀請24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歡慶古街生命力的再現。開幕儀式於今日下午熱鬧展開,出席嘉賓包括臺北市長郝龍斌、臺北市文化局長李亞萍、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及萬華區長王鴻裕等人,活動也吸引許多萬華居民及藝術工作者前來共襄盛舉。
隱身於萬華地區老松國小南側的剝皮寮,是條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清代老街。原來,剝皮寮為早期艋舺發展歷史上的一環,是清代杉木集貨地,福州商船運來的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與加工,因而得名,另一說法是清代舊地名是福皮寮街,日據時代的發音近似北皮寮,後來又稱為剝皮寮。
時間為剝皮寮留下了完整的古代街型及歷史建築,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爾後經歷十年的修復,剝皮寮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活力的新興藝文空間,以老生命、新靈魂重現萬華。
|
剝皮寮西側街區保留完整的清代街道,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築在夜晚投燈下更添韻味,這裡同時也是這次藝術家們的設展地點。(劉又嘉攝影) |
開幕儀式首先由老松國小學生組成的「鼓幕派」擊鼓隊,以震撼的鼓聲宣示展覽開跑,如雷掌聲瞬間炒熱現場氣氛。活動還邀請在地小朋友以詩歌方式朗誦出對萬華的印象。接著郝龍斌上台致詞,他表示幾次造訪剝皮寮,都看見這個地方在修復下持續蛻變,稱讚其為古蹟活化的典範,更是臺北人尋根、尋歷史的地方。
李永萍致詞時也說,剝皮寮是藝術介入空間活化的展現,也是提供都市再生的力量。文建會主委黃碧端更大方表示,去年臺北市將剝皮寮藝術展的案子送交文建會時,她對這奇特,甚至「有點恐怖」的名子印象十分深刻,之後深入瞭解剝皮寮的歷史,深感珍貴的文化歷史資產,需要經過完整修復後介紹給民眾認識,因此文建會提撥七千萬經費,讓古街重新發聲。
《剝皮寮藝條通.混搭-當代藝術展》邀請國內外藝術家發揮巧思,在古街文化上栽植新的內容。策展人胡朝聖表示,剝皮寮經過清代、日據及光復現代化三個大時代的洗禮,造就了多元共生的文化。藝術家們針對此特殊的共生現象出發,以剝皮寮古街為思維主軸,以繪畫、攝影、雕塑及影音科技等素材轉譯再現。
臺灣藝術家李明則的作品《團圓月亮》,將兒時記憶手繪在紙上,結合燈光照射、圓球與馬達產生如同皮影戲的效果,重現過往時空。
印度藝術家哈夏的作品《殘餘物》則以香蕉葉裝盤的方式重塑典型印度傳統饗宴,而杯盤狼藉與散場後留下的腳印,則暗喻全球化下消失的傳統生活樣貌。
韓國藝術家李昌珍與觀展民眾討論作品《神祉地圖》的創作理念,她以東西方交錯複雜的宗教信仰元素繪製成圖,表達出人們想要瞭解世界及自我的企圖。
透過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及展演活動,讓傳統與創新彼此對話,為這個老城區注入了新生命,讓市民驚豔於剝皮寮蟄伏兩百多年的魅力風華。剝皮寮不僅是年代悠久的古街,它更象徵著萬華生活樣貌的累積。想要認識臺北從清代保留下來的文史故事,不能不造訪擁有「老皮囊、新靈魂」的萬華剝皮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