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7/10 下午 06:17:47 / 文化藝術

 單一收藏家的展品足以將台北當代藝術館填滿?藏家的身份不是財閥而是白領,日本收藏家宮津大輔17年間,收藏了超過300件各國藝術家的作品。《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即日起至9月4日止,展出52組藝術家的61件作品。

藝術家田中功起的"膠帶怪獸"。(杜宥彤攝影)
 7月9日「藏家面對面」座談會上,宮津大輔說,跟藝術家的相處沒有對他的人生造成影響,反倒是常與他們分享上班族、婚姻經驗等。「收藏幾乎我的人生」,下班時要研究很多資料,最困擾的是沒有睡眠時間。最有趣的是藉由收藏觀察到,藝術家因時代不同表現方式隨之不同,其國籍、文化背景也會表現在作品。

 他表示,吸引他收藏的作品,其特質是它與其他媒體不同,讓他透過它了解事件。

 宮津大輔強調,「我非常有熱情,我對我喜歡的事情永不放棄」。

 策展人羅健毓說,7月12日原點出版社將出版的《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收錄宮津大輔的心路歷程,為如何親近、擁有當代藝術提供實用的教戰手冊。

 她提到,「藝術品—藝術家—藝術產業—美術館體制」的生態鏈中,收藏家藉收藏鼓勵藝術家繼續創作,也是鼓勵藝術產業相關工作者。舉例來說,一位畫廊老闆曾跟她提及,他年輕時於別間藝廊工作,當時宮津大輔看中一件作品先付訂金了,隨後財力雄厚的另一位藏家也表示收藏意願,當時畫廊的老闆心態搖擺,他告知誠信是商譽中最重要的。後來他獨立開業後,宮津大輔繼續與他往來,這也是宮津大輔拓展藝術圈人脈,與藝術產業工作者良好互動的原因之一。

觀眾與藝術家志村姐弟的錄像作品。(杜宥彤攝影)
 羅健毓說,宮津大輔用創意的方法收藏藝術品,例如台北當代藝術館201展間藝術家田中功起(Koki Tanaka)的〈膠帶怪獸〉,藏家所有的是一張證書,當要展品時,他就跟田中功起聯絡好,負擔機票、住宿費用,讓藝術家再現作品。

 她提及,佈展時,田中功起2次詢問她確定要展出〈膠帶怪獸〉嗎?接著,他詳述需要3,000卷膠帶及它的規格。單是這件作品材料費達台幣237,000元。〈膠帶怪獸〉在日本展出前,歷時10個工作天,每天15人製作。他7月1日抵達台北當代藝術館時,看到製作人數只有5人,顯得訝異。她與該館工作人員利用柱狀物拉開膠帶,7月2日5點鐘完成該作,〈膠帶怪獸〉只用了3天,破世界各國佈展的紀錄,他決定將過程錄影當作製作〈膠帶怪獸〉的教學影帶。

 羅健毓解釋,時間是不可見的,藉由扯開卷軸膠帶的行為,3,000卷膠帶堆起來的〈膠帶怪獸〉,讓觀者意識到「原來時間在那」。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表示,宮津大輔用證書收藏的機制讓各種類型的藝術家都有被支持的機會,又像搬演布袋戲給神看,民眾也可以分享。該館於8月27日將舉辦一場聲、光PARTY,它是宮津大輔的「收藏品」,藝術家姚仲涵串連聲音、光及空間等非物質媒材的演出。「演出即收藏」,當天在場的參與者都是見證人。

 他強調,藝術家提出超越大家過去認知的形式作品,收藏家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

自左至右為翻譯王偲寧、日本收藏家宮津大輔、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策展人羅健毓。(杜宥彤攝影)
 宮津大輔表示,收藏藝術品的遠因是大學時看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受到感動,「作品是人畫的,作品包含宇宙的哲理,我在那個宇宙中沒辦法出來」。30歲時,他的工作穩定,「草間彌生的作品,即使是小小一件也好,需要多少錢才能得到」?這個問題開啟他的收藏「不歸路」。他一間一間去電有草間彌生的美術館、畫廊,詢問哪裡可以買畫。在富士電視台畫廊用他一年的上班獎金買到〈無限之點〉。

 他說,他所有的錢幾乎全花在藝術品上,30至35歲間曾夜間於旅館兼差增加收入;利用日本低利的房屋貸款,實現與藝術品一起生活的夢想,蓋〈夢想之屋〉(Dream House)後,「我賣掉車,連交通工具都沒有了」。

 該展最後一個展間〈夢想之屋〉,它是宮津大輔與10多位藝術家自1999年至今持續進行中的共同創作計畫。它由法國藝術家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擔綱建築主體設計,陸續加入的有藝術家島袋道浩的庭園設計和浴室牆面、藝術家鄭然斗的壁紙、藝術家篠田太郎的書架、草間彌生的全身鏡、藝術家楊俊的燈籠、藝術家Surasi Kusolwong的椅子、藝術家Peter Pommerer的壁畫等。其中,宮津大輔13年前向藝術家奈良美智預訂的日式拉門畫作,是世界首次展出。

 宮津大輔說明,〈夢想之屋〉是他與其妻的住所,「一定要住得舒適」,選擇「和我熟的藝術家才能熟知我的生活型態完成這個計畫」。透過該計畫,讓藝術家除了美術館、畫廊外有個展示的空間。

 他提及,一般人對臺灣的印象是電子產品,宮津大輔認為「臺灣藝術家的作品比起電子產品毫不遜色」。很多臺灣年輕藝術家作品是值得去鼓勵的,希望大家看到其優點。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杜宥彤 日期:2011/7/10 下午 06:17:47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杜宥彤報導
杜宥彤報導列表
50年代黑貓歌女 "白香蘭"傳奇流​芳
文化藝術 2011/8/5 下午 11:55: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