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受贈已故音樂家馬水龍手稿
鄭麗君:可以沒有文化部但不能沒有藝術史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5/5 下午 09:32:52 / 經史子集
文化部長鄭麗君今日在已故音樂家馬水龍手稿捐贈儀式上說,「從文化的根出發才會有前瞻性,可以沒有文化部但不能沒有藝術史。」
|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左)接受馬水龍遺孀、鋼琴家許子珍(右)捐贈馬水龍手稿。(歸鴻亭攝影) |
國家圖書館今日舉行馬水龍手稿捐贈儀式,由馬水龍遺孀、鋼琴家許子珍代為捐贈,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望春風〉、〈補破網〉、〈綠島小夜曲〉、〈六月茉莉〉等手稿,國圖館館長曾淑賢代表接受。
曾淑賢表示,馬水龍為臺灣知名音樂家,他擅長將視覺美學導入音樂中,這次捐贈國圖148件音樂手稿、40幅油畫及粉彩等畫作、14幅書法、360多張照片,幾乎是馬水龍的全部創作,也讓國圖的文化典藏更為豐富。
|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馬水龍手稿捐贈儀式上說,「從文化的根出發才會有前瞻性,可以沒有文化部但不能沒有藝術史。」(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長鄭麗君指出,馬水龍是台灣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生於基隆,自幼對音樂極具天分與感受力。民間的南管、北管、歌仔戲、講古及各種說唱藝術表演成了他生活中最早的音樂經驗,也建構了日後樂曲創作中堅強的東方和鄉土基礎。
鄭麗君說,由馬水龍捐贈的音樂史料只是少數的開頭,當年許常惠期望的台灣音樂有個家,文化部將朝重建音樂史的方向努力,目前國家典藏的音樂史料僅有2,350件,2萬3千多頁,將提高台灣音樂館的位階,在這次前瞻建設中建立台灣音樂史的建構。
|
出席觀禮貴賓包括鄭麗君、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彭俊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吳榮順、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等200餘人。(歸鴻亭攝影) |
捐贈的音樂手稿中幾乎包括了各階段馬水龍所有重要的創作,例如樂器獨奏部分有《迴旋曲》(1963)、《臺灣組曲》(1966)、《鋼琴奏鳴曲》(1973)、《水龍吟》(1979)、《關渡隨想》(2000);室內樂部分有《奏鳴曲》(1964)、《小提琴與鋼琴對話》(1974)、《隨想曲》(1978)、《意與象》(1989)、《水墨畫之冥想》(1994)、《白鷺鷥的願望》(2002)等;管弦樂有《孔雀東南飛》(1977)、《梆笛協奏曲》(1981)、《天佑吾土福爾摩沙》(2000)、《關渡隨想》(2001)、《奏鳴曲》(2009)、《意與象》(1989);民歌編曲有〈望春風〉、〈補破網〉、〈綠島小夜曲〉、〈六月茉莉〉等。
|
朱宗慶致詞懷念馬水龍。(國家圖書館提供) |
馬水龍出身臺灣基隆,以第一名畢業於國立藝術學校改制後的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科作曲組,主修理論作曲,副修大提琴和鋼琴,接受蕭而化指導西方作曲技巧,和盧炎學習和聲及對位法,同剛從法國歸國的許常惠學習西方音樂史和當代歐洲音樂潮流等,隨後赴德國留學,表現傑出,受到德國師友的重視,並且在柏林電臺和慕尼黑電台公開發表作品,是第一位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台灣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