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衛小劇場伍斯特劇團首演德州監獄黑人民謠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9/9 下午 07:19:10 / 文化藝術
當代劇場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前衛小劇場伍斯特劇團(The Wooster Group),將劇場結合多媒體元素成為後現代劇場之先驅,對當代劇場的創作手法影響甚鉅,自1975年成立以來,共有40齣作品問世,題材多關注性別歧視、種族壓迫等社會議題。
|
前衛小劇場伍斯特劇團帶來世界首演新作《THE B-SIDE》。(歸鴻亭攝影) |
今年臺北藝術節引進伍斯特劇團世界首演新作《THE B-SIDE》,藝術總監耿一偉介紹這是取材自美國民俗學者布魯斯‧傑克森(Bruce Jackson)所錄製的黑膠專輯《德州監獄的黑人民謠》(Negro Folklore from Texas State Prisons),演員如實演繹專輯中的歌曲,也將當時監獄中的生活狀態,透過對話再現於舞臺上。
伍斯特劇團的創辦人伊莉莎白.勒坎特(Elizabeth LeCompte)表示,《德州監獄的黑人民謠》專輯共收錄14首歌曲,為德州某間農場監獄黑人囚犯所演唱的工作歌、藍調、靈魂樂等,歌詞中描繪監獄工作情境、囚犯們的心情抒發、生命掙扎等,自音樂中重返當年的情境。
|
今年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右一)介紹《THE B-SIDE》。(歸鴻亭攝影) |
電影與觀眾其實有距離,而劇場是最有效讓演員與觀者溝通的方式,是可以凝聚社群很好的媒介,伊莉莎白.勒坎特說明,8歲時在新澤西為了看現場直播寧可向學校請假,後來直播成為可重複播出的模式,現在則任何東西都能複製貼上,反而難以創造自己的風格。
《THE B-SIDE》導演凱特.沃克(Kate Valk)則指出,這齣戲創作源起來自於上一個作品《早期震教徒靈歌:一張專輯的詮釋》(Early Shaker Spirituals: A Record Album Interpretation),那場演出只演了A面,以緬因州的白人女性為主,很多觀眾問何時要演B面,而接著設定《THE B-SIDE》時,便希望是以黑人男性為主,而恰巧演員艾瑞克.貝瑞曼(Eric Berryman)看完早期震教徒靈歌這場演出後,便拿了《德州監獄的黑人民謠》這張專輯來,希望可重新演繹這張專輯,《THE B-SIDE》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
伍斯特劇團的創辦人伊莉莎白.勒坎特(左)說明劇場是最有效讓演員與觀者溝通的方式。(歸鴻亭攝影) |
凱特.沃克說,運用科技與劇場結合,可以省去許多舞台設計的成本,讓多媒體的元素與演員建立互動,會表現更進步的效果。
而演出中,艾瑞克.貝瑞曼、賈斯柏.麥古德(Jasper McGruder)、菲利浦.摩爾(Philip Moore)3位演員戴著耳機,將專輯放出的同時,也透過他們的聲音重現這張專輯的樣貌,在他們演唱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準專輯中每位歌者的聲音與節拍。
|
《THE B-SIDE》導演凱特.沃克(中)認為運用科技與劇場結合,多媒體的元素與演員可以建立互動。(歸鴻亭攝影) |
會以這樣的方式表現,創作發起者也是演員之一的艾瑞克.貝瑞曼表示,「即使到現在,我仍然不斷地在練習、揣摩專輯中的每一個細節,我的工作便是如實地將他們的狀態呈現在舞台上,不加入自己太多的情緒與想像,才能原汁原味表達出在監獄中的人們原本的狀態,如果在專輯中,他們聽起來是悲傷的,我就必須要呈現出他們的悲傷,如果聽起來是好笑的,我也將這樣的趣味呈現出來,他們在說唱的時候,有著悲觀的情緒,我也必須把這些東西完全表達出來,希望能將這段歷史以這種方式傳承下去。」
《THE B-SIDE》8至10日一連3天在臺北水源劇場進行世界首演,演員在音樂、影像的精密剪輯下,以鮮活的語言和演唱鑿開通往美國黑歷史的隧道,帶領零觀眾重回美國60年代黑人監獄的生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