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患憂鬱7成不知求助管道 應即時求助專業
新網記者蔡妽芳台北特稿
2017/10/3 下午 04:55:18 / 醫療保健
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6都18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發現將近每4人就有1人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超過7成民眾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將近每4人就有1人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歸鴻亭攝影) |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說,了解何時需要進行心理諮商是一重要課題,情緒、睡眠就是重要的警報系統,當出現「我不快樂」、「睡不好」等訊號時應即時求助專業。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憂鬱症的治療在現今社會普遍存在以下4個問題,包括對憂鬱徵兆的不了解、不知道可以向哪個單為求助、對憂鬱症存有偏見以及擔心害怕自己因為憂鬱症被歧視。
葉雅馨建議,不要等到讓壓力或負面情緒變成疾病,將增添治療的難度以及延長情緒對身心狀況所造成的影響。全台各縣市21個心理衛生中心的服務內容,從預防性的資訊索取、服務諮詢、教育課程,到心理健康出現危機後的輔導甚至門診皆有,是一般健康民眾就可接觸的社區資源。
|
超過7成民眾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歸鴻亭攝影) |
他說,別讓憂鬱情緒累積成疾才求助,平時就可上網搜尋專業憂鬱量表檢視心理健康,一旦無法自行處理壓力與情緒,可透過各地的心理衛生中心瞭解可用資源。
藝人歐陽靖現身分享自身對抗憂鬱症經歷,18年前她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負面情緒情形,朋友告知她得到憂鬱症,到醫院掛精神科,但求診經驗不是很愉快,也感受到旁人異樣眼光。當時多數人不了解憂鬱症、更不會去接納,同時也會出現草莓族等等汙名化詞彙。歐陽靖分享最有效預防憂鬱症的方法就是運動,但是對於已經罹患憂鬱症的朋友,出門面對人群是非常有壓力的,則不要再強迫他們去運動,應多鼓勵他們即刻求助專業諮商。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兼台北公會理事王韻齡提到,現在民眾普遍熟悉以及善用網路找資源,呼籲政府建構合法的網路諮商系統,當患者不願意出門,網路諮商將成為與患者溝通的良好平台,能有效提高民眾更了解憂鬱症且提高就診率。
|
藝人歐陽靖(左)現身分享自身對抗憂鬱症經歷。(歸鴻亭攝影) |
董氏基金會表示,由該會心理衛生組成立的
華文心理健康網提供心理健康防治3級資源介紹,提供有心理健康困擾或是想幫助周遭親友的民眾能快速找到適合的資源,平台上放有資源中的相關資訊,無論是服務內容、連絡電話等,幫助民眾省去搜尋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