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土天堂"3部曲:"阿道夫" 鍾伯淵直剖台灣當代寫照
新網記者陳明明台北特稿
2017/11/9 下午 05:46:32 / 文化藝術
曉劇場自2011年起推出「穢土天堂」系列作品,2017年11月10到12日將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第3部曲《阿道夫》,也同步出版《穢土天堂》第1、2部曲的中英劇本集。穢土天堂系列從一場戰爭開始,描寫地上世界如何從文化經濟、武力逐步消滅地下世界,藉由架空的虛擬故事隱喻台灣當代的現狀。
 |
曉劇場「穢土天堂」第3部曲《阿道夫》。(歸鴻亭攝影) |
2011年穢土天堂以二戰為創作發想,架構一個虛空的地上與地下世界,偶然被發現的地下世界,遭受地上世界的侵略與開發,終至滅亡。故事從編導鍾伯淵個人生命經歷出發,童年老家被政府徵收做校地,時至今日校地未蓋成,仍舊是一片荒野。地上世界以文明進步之名,行開發掠奪之實。藉由一個文化迫遷的歷程,諷刺當下的政治與時事。
 |
「穢土天堂」編導鍾伯淵個人生命經歷創作。(歸鴻亭攝影) |
2014年《地下女子》從地下世界唯一的倖存者碧娜作為主要敘述者,寫下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如何選擇捍衛自己的土地,並與台灣當時發生的學運暗暗呼應。最後,2017年《阿道夫》以帶領軍隊入侵地下世界的一名加害者「阿道夫」切入。
 |
《阿道夫》描寫地上世界如何從文化經濟、武力逐步消滅地下世界。(歸鴻亭攝影) |
鍾伯淵表示,怎麼對經典文本的處理與再造,需要有幾個層面的考量,第一是出國巡演的機率比較高,因為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也有一個方面是他們在這個故事裡面找到他們的生命經驗,所以有在做一些處理,他接下來也要做三島由紀夫的《薩德侯爵夫人》跟《憂國》,他覺得三島由紀夫有種瘋狂的特質,到最後切腹自殺,是這個時代所缺少的,所以他就想要找到這個劇本跟台灣當代的聯繫。
 |
《阿道夫》藉由一個文化迫遷的歷程,諷刺當下的政治與時事。(歸鴻亭攝影) |
鍾伯淵透露,2011年這個劇本出來有觀眾提出,他覺得可以再繼續做下去,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時,會希望劇本出版的原因是想要讓觀眾看到100年之後如果有一群人在拿這個劇本翻演的時候,會談到在2014年的時候有一個政府在這個土地發生的事情。在做「地下女子」的時候是有放契訶夫的《三姊妹》的形象在裡面,那3個不想回到地下的3名女子跟想回到莫斯科的3姊妹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