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念劇集"蓬萊" 李易修以鬼島對抗崑崙神族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8/3/2 下午 11:52:12 / 文化藝術
近年台灣劇場界經常以經典作品改編創作,表演藝術圈整年不是模仿莎士比亞,就是取材契訶夫,再不然自認靈感來自紅樓夢,或是演繹水滸傳,但都毫無新意,讓觀眾總有台灣劇壇根本沒有原創作品的感嘆。
|
拾念劇集《蓬萊》一連3天在國家戲劇院再演。(歸鴻亭攝影) |
今晚在國家戲劇院推出的拾念劇集《蓬萊》,雖然仍是拿出舊料新炒,卻端出融合東方素材且完全創新的作品,這齣戲的編導李易修長期浸淫於中國戲曲、音樂及現代戲劇,過去他創作特色多取材自台灣傳統元素,這次卻講述中國《山海經》神話中的英雄故事,西王母、軒轅、河伯、刑天、旱魃、精衛等人物全成為主角,最特別是他用交融閩南、客家、廣東與蘇州4種地方語言合成新創的「神話語」,讓這部作品增添一種髣髴遠古而來的神秘色彩。
|
《蓬萊》演員身段動作加上唱腔打破劇場老套的窠臼。(歸鴻亭攝影) |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的李易修,科班出身當然對從最早劇種梨園戲、崑曲,傳統南北管音樂到現代劇場都有涉獵,前幾年國光劇團王安祈跨界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快雪時晴》、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的《木蘭》,基本上力圖掙脫已經快要變不出花樣的傳統戲劇,《蓬萊》在某種角度上算是從窠臼中力圖跳脫打破劇場老套的嘗試。
《蓬萊》裡眾神拼命尋找的花園鎖鑰,成為全劇高潮迭起的引子,與日耳曼源自北歐神話《尼布倫指環》裡的魔戒,甚至希臘神話故事裡數不清的故事,同樣具有亞里斯多德《詩學》悲劇英雄敘事必經的挑戰歷程,差別在西方的精靈及東方的神祇造型不同而已。
|
《蓬萊》以新創的「神話語」,讓這部作品增添一種髣髴遠古而來的神秘色彩。(歸鴻亭攝影) |
李易修繼超神話首部曲《大神魃》代表台灣參加「2009外亞維儂藝術節」之後,這次找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合作推出二部曲《蓬萊》,演員頂著面具無所謂美醜,搭配部份像鬼島女神執頭偶部份如河伯杖頭偶,靠的是身段動作加上唱腔,以當初國光劇團力捧的所謂京劇小天后黃宇琳,縱使遊走於傳統戲、現代戲與新編戲之間,要習慣完全打破戲曲流派的南管泉州腔與北管閩南官話,以八卦陰陽入曲的聲樂表現,應該是一種嶄新的歷練。
有趣的是《蓬萊》在第2幕〈王母靈藥〉北管音樂主導的段落,使用黑色幽默來描寫神祇的「人性」一面,西王母騙祝融之火都煮不爛的小島之心,象徵神其實就是人同樣不擇手段的一面。
|
《蓬萊》編導李易修開創現代戲劇一種嶄新面貌。(歸鴻亭攝影) |
拜現代科技之賜,多媒體投影讓舞台布景簡潔許多但卻能表現出遠古時代的氛圍,令觀眾可能會會心有感的則是劇中的崑崙神族與鬼島神族之間恩怨情仇,許多觀者解讀為目前兩岸態勢,而在東海小島為基地力圖對抗神州拯救世界的劇情,要是再早個幾十年,李易修必定會被扣上意識形態的「文字獄」大帽子,不被殺頭也定鬥爭得生不如死。
最後不得不替廣藝基金會鼓鼓掌,在政府文化部門都不見得能夠真正為劇場人著想的2011年起,就推出委託創作計畫,滋養扶植許多新一代年輕表演藝術實驗作品,包括讓《蓬萊》得以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