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礦工謳歌" 朱健炫以黑白影像記錄台灣煤業發展史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8/3/9 下午 09:49:15 / 經史子集

 從事紀實攝影的朱健炫,年輕時持續拍攝礦工長達10多年,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獎助,出版《礦工謳歌:台灣煤業奮鬥史》,其實一開始只是想靠攝影得獎。

從事紀實攝影的朱健炫介紹他超過10年拍攝的礦工影像故事。(歸鴻亭攝影)
 朱健炫回憶那是從1980年年代開始,一直拍到大約1991年左右,「我是在都市長大的孩子,當地一次看到幾乎全身赤裸一身黑色的礦工人物照片,那種令他分外震撼的感覺,開始踏入拍攝礦工生涯。」那個時代冒出一股紀實攝影的風潮,而且是黑白照片當道,進口的《Life》周刊雜誌與本土陳映真創辦的《人間》報導文學雜誌都經常刊登,加上那時鄭桑溪、張照堂、劉還月等攝影家的引路,朱健炫也開始在劉在琳的《攝影天地》發表作品。

 他指出,那些年前往台灣東北角礦區前後拍了大約5、6千張,現在整理出來,挑選160張作品集結成書,成了一頁台灣煤業發展史,並和另一位攝影家林一波,在新北市平溪區菁桐礦業生活館,舉辦「念戀平溪線,呼喚著我的煤鄉和鐵道」雙聯展。

 從一開始認為想投攝影比賽評審喜歡礦工這類具有人文精神的照片,利用公餘假期勤跑礦區拍照,朱健炫說,「自己不抽菸,但總會帶包菸等礦工一出坑就遞上香菸攀交情建立關係,逐漸深入認識礦工家庭故事。」久了就不完全只是想得獎,而是真正想拍出關懷中低階層的工作和生活實境。

 自1876年清朝政府在基隆八斗子的第一個官方經營的煤礦,到2000年左右關閉了最後一個煤礦,共經歷了約125年,朱健炫熱衷拍攝的那個年代礦場還很多,重要的包括土城海山煤礦、瑞芳煤山煤礦與建基煤礦等,而在   1984年陸續發生多起重大礦災,共造成289人死亡,一連串事故敲響台灣煤礦業的喪鐘。

 遺憾的是,那時他從沒有盡到礦坑拍攝,「在礦坑不能用普通閃光燈,怕引發坑內煤氣造成爆炸,甚至落磐,需要使用防爆閃光燈,但還是不敢下去。」當時有位礦長周朝南願意帶朱健炫下坑去拍,卻「怕死」從沒答應,這次出版的《礦工謳歌》只要是礦坑內的作品都是當年擔任瑞三煤礦資深主管,目前台灣碩果僅存改為博物館的新平溪煤礦礦長周朝南提供的。

 現年66歲的朱健炫表示,紀實攝影注重真實、真相與真理,他慢慢拍出心得,尤其接觸與許多從花蓮為獲得更好收入的原民甚至頭目帶領全村族人遷來礦坑附近,為生活忍受底層生活環境的中低階層小人物的辛酸生活,她開始以人文精神關懷的悲憫心態,真正以人本、人性、人權與人道為主的情懷來面對這些以寫實影像報導,具有時代性的創作。

朱健炫說明這本《礦工謳歌:台灣煤業奮鬥史》里的人文精神。(歸鴻亭攝影)
 「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礦工是一群沒有明天的人,進到坑裡命是土地公的,出了坑命才是自己的。剛挖煤出坑的礦工,全身沾滿黑炭,朱健炫1982年拍攝的一張土城海山煤礦礦工回眸一笑,對應後方景深模糊夥伴的照片曾獲台灣影展黑白組金獎,成為《礦工謳歌:台灣煤業奮鬥史》的封面作品。

 朱健炫說,希望這本大部分拍攝於1983至1988年代的攝影書能讓這一代人能夠不忘那一群曾付出生命和青春的礦工,讓這些記憶成為台灣歷史資產的一部分。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8/3/9 下午 09:49:15
關鍵字:礦工謳歌,朱健炫,煤礦,國家文藝基金會,紀實攝影,陳映真,人間,報導文學,鄭桑溪,張照堂,劉還月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