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國與全民大劇團跨界製作音樂劇"賽貂蟬"
舞台版電視劇是毀是譽孰優孰劣顛覆表演藝術界想像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8/3/15 下午 06:16:18 / 文化藝術
以詼諧幽默著稱的全民大劇團,與臺北市立國樂團(TCO)合作,製作音樂劇《賽貂蟬》,的確顛覆表演藝術界的想像,至於是毀是譽,尚未可知,但至少勇於嘗試跨界,將這齣戲列為北市國主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重要節目,有待多方面觀察成效。
|
北市國與全民大劇團跨界製作音樂劇《賽貂蟬》,一批美女站滿舞台。(歸鴻亭攝影) |
基本上,北市國團長鄭立彬上任以來背負如何振興該團自鍾耀光卸任之後空缺一段時間的重責大任,加上近年政府對所有文化藝術官方組織要求更高的自籌款比例,雖然TCO在這方面成績不俗,但應該新一年度必定肩負更大的壓力。
鄭立彬在今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宣告時曾說明,為使國樂團不受限於純演奏路線,追求跨界發展,因此規劃「TCO劇院」,打算推出一年音樂劇、下一年歌劇的演出規劃,《賽貂蟬》找來近年與當代傳奇吳興國合作過的作家張大春撰寫劇本,歌手周華健負責音樂製作,看得出企圖心強烈。
|
《賽貂蟬》顛覆表演藝術界的想像,頗有電視綜藝節目裡戲劇橋段的影子。(歸鴻亭攝影) |
全民大劇團推出的舞台劇作品,基本上是沿襲於編導製作班底大都是在電視台工作過的人才,因此跨界到實體劇場的創作思維,非常清楚感受到電台綜藝節目的影子,從《瘋狂電視台》、《瘋狂偶像劇》、《瘋狂伸展台》等,特色就如該團期望結合劇場和電視平台的資源,嘗試具有藝文和媒體之間合作的未來發展性,希望製作出更有市場性、更能貼進大眾生活的作品。
但是接近大眾品味,是否就一定能增加更有市場性且具內涵的戲劇,讓原有的劇迷接受,更可以吸引非表演藝術圈的新一代觀賞者,得到好的口碑與不錯的票房,卻是要思考如何平衡的議題。
|
2018古裝大戲《賽貂蟬》的場面看來頗浩大。(歸鴻亭攝影) |
以今日彩排的2018全新古裝大戲《賽貂蟬》,導演謝念祖坦言最早的「梗」只是從臺灣俗諺「當兵二三年,母豬賽貂蟬」發想,慢慢腦力激盪出劇情,利用美女貂蟬在曹操、王允、呂布、董卓、關羽等梟雄豪傑間,是貢品,抑或是棋子的微妙關係,帶領觀眾穿梭古今、顛覆歷史記憶,這個主導動機其實是不錯的。
但是細細品味《賽貂蟬》想給觀眾的賣點,安排了幾位美女搔首弄姿,加上電視台綜藝節目最喜歡的以時事套入,硬是無厘頭加上軍營士兵吃了貂蟬種的蔬菜,士兵連瀉3天3夜,搭上這幾天「買不到衛生紙」的橋段,讓舞台上的音樂劇有了電視綜藝搞笑的通俗內容,對TCO傳統音樂團體來說,這種跨界或許可以吸引普羅大眾,但似乎要考量是否也因此會失掉某些期望優質水準創作的觀眾。
|
《賽貂蟬》製作與演出團隊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
這齣音樂劇《賽貂蟬》找來卓文萱、黃志瑋、林俊逸、小馬、倪子鈞、王鏡冠、林玟圻等人演出,唱腔、身段也都令觀者有看電視的似曾相識感,正好打對台的百老匯音樂劇《貓》(Cats)也在演出,或許有本土原創意識的編導創作的這齣戲有對抗外來音樂劇的雄心壯志,也或許孰優孰劣端視不同階層觀眾的品味,建議喜好音樂劇的各路觀賞者,建議3月16至18日前往城市舞台欣賞這齣電視格調的舞台音樂劇,比較過去廣藝基金會音樂劇《何日君再來》、《天天想你》,音樂時代劇場《四月望雨》、《隔壁親家》、《渭水春風》的不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