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與路易十四特展 18博物館189展品參展
新網記者吳思萍台北特稿
2011/9/28 下午 04:18:15 / 生活藝術
清朝皇帝康熙與法國君主路易十四這2位同時期的君主,都是幼年登基,並都於在位時期帶領國家走向鼎盛,故宮博物院舉辦特展,藉由文物觀察這兩位境遇相似的君主,當時在東西方交流的火花。
|
壓軸開箱展品是從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借來的高129公分、寬99公分的「路易十四肖像」。(吳思萍攝影) |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是近年台灣最大規模的國際特展,向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中國的瀋陽博物院、北京故宮等18家博物館,展出189件展品。
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表示,花了3年研究如何藉由文物呈現歷史、介紹文化。清朝初年琺瑯器興盛,耶穌會功不可沒,希望這次的文化交流,是一個藝術交流的開始。
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表示,展品中的「玻璃海豚式甜品容器」呈現17世紀歐洲工藝的成就,以不透色白玻璃製作。據傳康熙非常喜愛歐洲的玻璃工藝,還自己建置玻璃廠,當時的玻璃器甚至比玉器還貴。
|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是近年台灣最大規模的國際特展,向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中國的瀋陽博物院、北京故宮等18家博物館,展出189件展品。(吳思萍攝影) |
策展小組法國國立亞洲藝術吉美博物館研究員曹慧中指出,當時西方大量向中國訂購瓷器,甚至下訂單在瓷器上製作法國王室的象徵-百合花,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而「青花垂帷紋香具」可以看出當時歐洲對東方瓷器的嚮往,他們研究東方的陶胚,製作出融合西方樣式的瓷器,發展法式風格。
記者會現場,將從法國運來的展覽品,原封不動開箱,嵇若昕說,這次的特展除了文化上的交流,也可就保存文物的方法互相學習,她指出,雖然台灣地震頻繁,但從未因此損壞過任何文物。而法國博物館人員,無論是封箱或拆箱,皆小心謹慎有一定的程序。
壓軸開箱展品是從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借來的高129公分、寬99公分的「路易十四肖像」,與來自北京故宮的「康熙帝變裝寫字像」,能夠明顯看出東西方畫風的不同,畫像中的路易十四年約50歲,而康熙畫像大部份是少年的畫像,畫風仔細,連臉上的麻子也入畫。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於10月3日至明年1月3日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