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拉夫拉前衛劇團"齊格飛" 延續兩年來未來派樂劇作品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8/10/10 下午 11:50:20 / 文化藝術

 台中國家歌劇院今日推出華格納(Richard Wagner)《尼貝龍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樂劇第2部曲〈齊格飛〉(Siegfried),這是該院開幕重頭戲一連要演4年的大堆頭製作。

自左至右為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台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本文作者與青年日報藝文記者黃朝琴在《尼貝龍指環》樂劇第2部曲〈齊格飛〉觀賞演出中合影。(歸鴻亭攝影)
 以這齣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拉夫拉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演出的這一系列擁抱科技與機械現代科幻版樂劇,雖然堪稱特殊另類的未來派設計作品,兩年下來從序幕的〈萊茵黃金〉,以及首部曲〈女武神〉(Die Walküre),到今晚的〈齊格飛〉,一脈相承的舞台設計風格已經不算新鮮,但創立40年的該團自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開幕秀所建立的國際知名度,顯然也完全征服台灣的劇場界,從已經一連串前來的2008年高雄演出《世界之船》到2015年台中的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福《布蘭詩歌》,過兩天才要輝煌開幕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本月底也將邀演古典音樂史上3大神劇之一的海頓《創世紀》,對台灣觀眾來說必定有另一番震撼新意。

《尼貝龍指環》樂劇第2部曲〈齊格飛〉延續前作迷魅機械生產複製人徒眾的3D電腦投影。(Tato Baeza攝影)
 導演卡盧斯.帕德利薩(Carlus Padrissa)與指揮呂紹嘉率領國家交響樂團聯手打造的《尼貝龍指環》,音樂部分當然極為稱職,舞台效果中巨型機械道具搭配動畫等部分靠的是舞台設計羅朗.歐貝特(Roland Olbeter)的機械主義建築概念動畫與以類似臨時演員組成的工業生產意象背景製造的空間,表面上和經典華格納格格不入,但當傳統戲劇經過幾百年不斷搬演已經再也變不出花樣的現在,求新求變正是文創市場的刺激元素,拉夫拉版的《尼貝龍指環》還沒「進化」到羅朗.歐貝特在取材愛爾蘭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經典小說《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的《格列佛的夢》(Mechanical Opera Gulliver's Dream),根本已經是全自動化機械操偶的無人劇場那樣沒有演唱演員,也沒有交響樂團的「超級未來派」藝術,算是很給傳統文化面子。

《尼貝龍指環》樂劇第2部曲〈齊格飛〉擁抱科技與機械現代科幻版樂劇。(Tato Baeza攝影)
 在這個思考層面,台中國家歌劇院邀請國家交響樂團(NSO)的音樂總監兼指揮呂紹嘉或許要思考他內心絕不會承認的課題,雖然他堅持的西方純古典領域的管弦樂團演奏所謂的經典自古典、浪漫到新古典、印象等樂派才是正統音樂的世界,未來幾十年之後,是否很大一部分會被現代跨界到流行,包括目前未來派的藝術形態日漸取代所穩固的傳統地位,如同紐約愛樂、柏林愛樂等指標樂團財務赤字都要靠捐款而非票房,NSO也仍是需要政府支持,而對比雅尼.赫里索馬利斯(Yiannis Chrysomallis)新世紀音樂家的雅典衛城、北京紫禁城現場音樂會的轟動,甚至台灣的五月天通俗音樂會的爆滿,再不屑於比較也應該逐漸有心態上的調整。

齊格飛以寶劍屠殺巨型機器製作的巨大惡龍。(Tato Baeza攝影)
 華格納樂劇音樂部份幾乎是主導動機掌控全局,這種固定樂思的創作技法引導貫穿整齣戲劇的走向,從指環、迷藥、黃金一直到隱身盔甲,甚至每個角色都有隱喻的樂想動機,而在拉夫拉版的《尼貝龍指環》,則幾乎延伸到整個視覺效果,如旋轉的指環、布倫希德的駿馬甚至被屠的龍,在3D立體動畫不時出現,與機械設計的金屬道具呼應,但許多虛擬實境般的影像細看,除了〈萊茵黃金〉迷魅機械生產複製人徒眾的3D電腦投影較精細外,延續下來的其他影像其實有些簡化為景觀的視覺頗為粗糙,配合機械巨人、懸掛手臂在6片移動式背景片的不斷重複影像的襯托下也機械式的重現,看過一次極為震撼,再觀之則覺得不過爾爾。

齊格飛聆聽林中鳥的指路。(Tato Baeza攝影)
 而由國內特技空間與戊己劇場擔綱的特技演員團隊,在〈齊格飛〉的表現真的就是群眾性臨時演員,比起〈萊茵黃金〉裡的騰空排列成的人橋,象徵讓諸神跨越彩虹橋進入華哈拉宮殿的橋段則差之甚遠。倒是〈齊格飛〉第1及第3幕都使用大量火炬,這在3年前必定被顢頇的國內劇場規定拒之門外,卻不知華格納在他1876年建成特別設計的拜魯特侯爵歌劇院(Markgräfliches Opernhaus)有沒有真的讓鐵匠煅製寶劍與禁錮布倫希德的山頂烈焰都點起火焰於舞台的效果。

 若是拿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版的幾次演出對照,從傳統舞台、燈光與詹姆斯.萊文(James Levine)指揮下的眾演唱者齊格飛/齊格弗里德.耶路撒冷(Siegfried Jerusalem)、布倫希德/希爾德加德.貝倫斯(Hildegard Behrens)、流浪者/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orris)、迷魅/亨氏.任尼克(Heinz Zednik)與林中鳥/頓.阿帕蕭(Dawn Upshaw)和這次的齊格飛/文森.沃夫史坦納(Vincent Wolfsteiner)、布倫希德/蘇珊.布洛(Susan Bullock)、流浪者/尤卡.拉斯勒能(Jukka Rasilainen)、迷魅/羅德爾.羅賽爾(Rodell Rosel)與林中鳥/林孟君來觀察,除了最後一位點綴是台灣籍,全是老外。

齊格飛尋找她生命中註定的新娘。(Tato Baeza攝影)
 雖然演繹華格納的德文《尼貝龍指環》需要原汁原味的效果,這次台中國家歌劇院捨棄過去國內自製歌劇的模式,採取委由外國團隊製作的合作方式,顯然又是讓國內樂壇思考為何不採用國人的製作,而更深一層的思考則是台灣目前也只能用傳統模仿的手法翻製西方歌劇作品,用國人扮飾外國作品的角色,縱使戴個假髮本來也一直感覺不倫不類,根本缺乏原著興味,而我們的作曲家也一直出不來能夠創作自我題材又具水準的歌劇作品,使這項藝術永遠都是承襲西方文化,拿不出中國人自己的例如取材女媧補天、后羿射月或是史詩如楚漢相爭、三國演義等劃時代歌劇作品,以目前財力足夠的中國,則把觸角轉成影視作品,恐怕也不會有作曲家去狐尾續貂創作源遠流長西方歌樂作品了。

由國內特技空間與戊己劇場擔綱的特技演員團隊。(Tato Baeza攝影)
 與傳統異質碰撞的拉夫拉版《尼貝龍指環》還剩下第3部曲〈諸神的黃昏〉(Götter
dämmerung)明年10月演出,台中國家歌劇院頂著「國家」、「歌劇」這樣尊貴的大帽子,接著要推出甚麼樣的作品,恐怕是現任藝術總監邱瑗要好好思索的問題。

 相關報導可至本網今年7月19日報導的《全自動機械偶戲"格列佛的夢" 演出冒險白日夢無人歌劇》(當時臺北兒童藝術節翻譯羅朗.歐貝特為羅蘭.奧爾貝特)、2016年10月1日《台中國家歌劇院以現代科幻版"萊茵黃金"揭開序幕》(缺華格納《尼貝龍指環》樂劇第1部曲〈女武神〉報導,因當時台中國家歌劇院前藝術總監並不重視非主流文化藝術為主媒體《新網》未受邀無法提供)瞭解。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8/10/10 下午 11:50:20
關鍵字:拉夫拉,齊格飛,西班牙,尼貝龍指環,邱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