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許石百年誕辰紀念特展 傳統流行音樂跨界創作先驅


新網記者陳軒慧台北特稿
2019/1/11 下午 09:29:16 / 文化藝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今日舉辦「民謠與流行的追想—夜半歌聲聽許石」紀念特展開幕活動,紀念以創作《安平追想曲》與《鼓聲若響》等歌曲聞名的作曲家許石百歲冥誕。許石獨子許朝欽將許石在大王唱片時期錄製的「臺灣鄉土民謠全集」系列唱片等文物贈與臺灣音樂館,讓這些珍貴的歷史聲音成為館方的永久典藏。許石的9名子女全數出席,其學生劉福助、林秀珠等人也到場齊聚一堂,表現對父親、對恩師的無盡追思,更是這位音樂先輩一生奉獻音樂的最好見證。

自左至右為許石獨子許朝欽、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歸鴻亭攝影)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這次的許石百歲冥誕紀念活動是文化部『重建臺灣音樂史』政策的重要典範,透過今年許石的特展與紀念音樂會,將許石精彩的一生介紹給臺灣民眾,未來會繼續辦理更多百歲音樂家的相關紀念活動。音樂史是音樂文化的最終基石,文化部未來將強化臺灣音樂館的組織,規劃成立臺灣音樂中心,成為臺灣音樂與史料的家。」

許石子女共七女一男均參加今日特展開幕活動。(歸鴻亭攝影)
 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指出,許石是臺灣第一位將音樂結合部落觀光的音樂人,與烏來清流園進行深度音樂表演合作,同時在推廣原住民音樂上不遺餘力,幫助他的學生,臺灣第一位灌錄唱片的原住民歌手朱豔華出版唱片,他也是戰後採集民歌的先驅之一,費時18年走遍全臺採集各族群音樂,將這些民歌委以文人填詞後,以流行歌曲的形式推廣,並成立唱片公司將這些音樂加以出版,一條龍式的建構音樂產業的生態鏈,都是出於他對臺灣本土音樂的熱愛,深切希望這些美妙的樂音能流傳與傳承於世,對早期臺灣流行音樂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及貢獻。

許朝欽介紹「民謠與流行的追想—夜半歌聲聽許石」紀念特展內容。(陳軒慧攝影)
 臺灣音樂館主任翁誌聰說明,許石1919年出生於臺南,後留學日本。1946年返臺後即以創作《南都之夜》聞名全臺,成為當時最紅的歌曲,為臺語流行歌曲打下基礎。他一生熱愛故鄉臺灣,這份對臺灣音樂的使命感驅使許石自1940年代起以18年的時間走遍全臺,逐步收集、整理散落在臺灣各地的民謠,並重新編曲、委以文人許丙丁、呂訴上和鄭志峰等人填詞或潤飾修詞後,以流行歌曲的形式推廣。1950年代起,開戰後之先例,前後設立中國唱片、女王唱片、大王唱片與太王唱片公司將這些改編的民謠灌錄為唱片,以唱片工業的力量賦予傳統民謠新生命。

自左至右為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張惠君、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陳碧涵、蕭宗煌、許朝欽、陳濟民與臺灣音樂館主任翁誌聰。(歸鴻亭攝影)
 1964年,許石將18年來耗費心血收集的民謠,匯集於他所創作的《臺灣鄉土交響曲》中,更進一步帶著學生與女兒們積極舉辦作曲發表會、鄉土民謠演唱會與海外巡迴表演,對早期臺灣流行音樂發展貢獻卓著。然而,許石在音樂舞臺上發光發熱的一生,卻在1980年過世後逐漸不為世人所知。今年(2019)適逢許石百年冥誕,臺灣音樂館以「民謠與流行的追想—夜半歌聲聽許石」為題舉辦紀念特展系列活動,包括3場主題講座及一場世代之聲紀念音樂會。展區以「故鄉臺南我的家」、「民歌採集聽風情」及「舞台巡演展魅力」3大主題,帶出許石數十年與臺灣音樂為伍的生命。

 近年來文化部推行「重建臺灣音樂史」政策,在關注各地民謠古調的同時,也未忘記爬梳早期流行音樂,珍藏重要的史料及錄音。這次展覽除呼應文化部重建臺灣音樂史的計畫,更期望讓所有摯愛臺灣文化者體會到許石對音樂、對鄉土、以及這塊島嶼的熱愛。

 民歌與流行的追想—夜半歌聲聽許石」紀念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9月30日止,地點在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3樓特展室。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陳軒慧 日期:2019/1/11 下午 09:29:16
關鍵字:許石,安平追想曲,鼓聲若響,蕭宗煌,陳濟民,翁誌聰,南都之夜,許朝欽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陳軒慧報導
陳軒慧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