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偏鄉原民聚落發現臺中大驚奇 評"臺中學"第3輯
新網記者吳建衛台北特稿
2019/1/21 下午 09:35:46 / 經史子集
臺中市文化局自2016年開始策劃出版《臺中學》叢書,以說故事方式敘述臺中的人文歷史,每年出版5本,今年已經出版到第3輯。
|
《臺中學》第3輯包括《茅埔成庄:東勢大茅埔客庄的過去與未來》、《劍膽琴心:跨越兩個時代的六然居士楊肇嘉》、《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願社平和:臺中和平地區原住民聚落》、《霧繞罩峰:阿罩霧的時光綠廊》與《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遠景出版社提供) |
首輯內容包括《日月湖心:台中公園的今昔》、《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圳水漫漫:葫蘆墩圳探源》、《海線散步:清水人文地誌學與《團圓食光:世界珍奶與台中茶飲》。
《臺中學》第2輯則包括《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與《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今年《臺中學》第3輯則是6本,分別介紹如下:
-
《茅埔成庄:東勢大茅埔客庄的過去與未來》 東勢大茅埔位於往谷關的中橫公路上,是客家先民開墾的小村莊,自清代道光時期建庄以來,是存在已兩百年的客家聚落,建庄時期居住空間的格局至今仍然完整保留,有臺灣最小規模的環庄護城河、嚴密防衛設計及隘門,其空間格局的另一個特色是有條貫穿村庄中央且橫向對稱與棋盤式規劃的道路,中央道路軸線的起點是背山面溪的一座雄偉宮廟,這個特別的村落,至今仍屹立在大甲溪旁美麗的青山綠水之間,不僅是客家先民生命智慧匯聚之地,也是臺灣客家先民不畏艱難、團結持家與族群融合的縮影。陳介英透過大茅埔早期的荒地墾植、闢成良田之後的勤勞耕種和與原住民的互動及衝突,到民國六十年代後的從米到果—多樣水果轉種,以及經歷民國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加上越來越多新住民的加入,以及人口老化等議題所產生的過去與未來改變,讓我們看到一個古老的村落,如何堅守傳統,並不斷順應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變遷而有所轉變,這個寶貴的經歷,值得大家認識,尤其先民開發歷史中,臺中東勢的慶東里為背山面海的丘陵地形,開墾初時茅草叢生,一片荒埔,凝聚著客家族群開闢草萊的硬頸精神,建立村落家園,開鑿圳水灌溉良田,生活才漸趨穩定,滄海桑田之後,大茅埔庄物產與住民結構的逐漸變遷,奮勇向前的精神仍然旺盛。
|
臺中市文化局自2016年開始策劃出版《臺中學》叢書,以說故事方式敘述臺中的人文歷史,每年出版5本,今年已經出版到第3輯。(遠景出版社提供) |
-
《劍膽琴心:跨越兩個時代的六然居士楊肇嘉》 介紹楊肇嘉這位來自清水的仕紳如何投入民族運動、倡導地方自治運動的奮鬥歷程,歷史中有時勢成就英雄,也有英雄造就時勢,出身臺中清水,本為佃農之子的楊肇嘉,被命運安排成為地主養子,赴日求學打破視野疆界,在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的社會運動如火如荼,楊肇嘉憑著過人膽識、折衝厭難的身影,奔走於米穀管理案、領導東京新民會、肩負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戰後又出任公職為國效命,其間縱有浮沉,始終不改其志,楊肇嘉一生繫結著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盡心竭力資助與關懷藝文及鄉土,以「毅然、藹然、嶄然、澄然、冷然、泰然」六然精神自立,風範長存。透過林景淵、蘇全正的爬梳理緒,把楊肇嘉的昔人風範深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綜觀楊肇嘉的一生經歷,可謂高潮迭起,不論是在戰前的日治時期參與抗日活動,得以自日本殖民官方高壓政策下全身而退,尤其身為公眾人物,能領袖群倫必須犧牲小我,吞忍所有的委屈與不平,方能具備成就大義及大我的當仁不讓、捨我其誰之格局、氣度及特質,回顧楊肇嘉的事蹟與行誼,依舊顯得豪氣干雲、撼動人心,更令人感動不已的則是他那份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與故鄉,率真而誠樸的關懷及實踐,也是他留給後世最珍貴的資產和臺灣情懷,令人省思與緬懷。
-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 馬,是人類得力的助手,很早就被馴服豢養,在歷史上的功能包括交通運輸、馱物載重、農耕勞役、軍事國防,近代以來逐漸轉換成博弈娛樂、馬術運動與醫療復健等面向發展;而臺灣是否有原生馬嗎?一直讓讀者疑惑,透過林慶弧、郭双富兩位文史工作者從文獻史料中,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團,繼而從臺灣養馬的起源、馬政的興起、賽馬的歷程諸方面,為讀者理出「馬」在民生及經濟上的貢獻;建於1938年的后里馬場是臺灣唯一的官方畜馬場地,受惠於獨特的自然人文條件,肩負著如精密科學般的養馬任務,到了戰後政策大轉變,馬場角色也隨之多變,黃塵雖然不再飛揚,但新的可能卻正在悄然發展、后里馬場也是臺灣發展馬術運動的根源,有國內最優良的馬匹,也匯集了國內騎術最佳的選手,因為歷史最悠久、占地最遼闊,更是國內馬術運動的搖籃,又具備繁殖馬匹的能力,這裡曾培育無數優秀馬術國手,雖然曾經蒼鬱林蔭、鳥鳴馬嘶,也隨著歷史的演變,后里馬場讓民眾更加容易親近,轉型為休閒娛樂功能,帶給許多家庭共享歡樂的時光,未來,后里馬場是否還能繼續扮演推廣馬術和馬事教育的功能?達達的馬蹄聲是否能依然飄揚在空中?在濃蔭的樹下,能否再看見馬匹優閒的蹬腳漫步?或來到黃土跑道,欣賞駿馬快意放蹄奔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持續關注。
|
今年《臺中學》第3輯則是6本。(遠景出版社提供) |
-
《願社平和:臺中和平地區原住民聚落》 泰雅族為臺灣原住民中分布較廣的民族之一,有兩大語群,臺中市的泰雅族大部分屬於澤敖利亞(Tseole)語群,除了遷移到都市的族人外,主要分布在和平地區,清代以「北勢蕃」來稱為此群族人,以當時的武榮社為中心,北屬於北勢群,南屬南勢群,但分布界線不是以大甲溪為界;北勢群分布在今日的苗栗泰安與臺中和平境內,以大安溪兩岸為居住地點,南勢群群則以大甲西兩岸,一直延續到南投境內;由於經歷清代土地、拓墾,日治時期日警的「討伐戰爭」、「隘勇線推進」、「集團移住」、「戰後都市化遷移」與「九二一地震」的多重影響下,臺中境內泰雅族早已打破傳統生活界線與領域,離散又聚合在新的地方,透過事件與人物的描述,見證泰雅族原住民在和平區的文化變遷;鄭安睎書寫了臺中市境內泰雅族的遷徙、傳統聚落的變遷到現今村里的梗概,以及如何被集團移住到現今位置,日本人是如何探險臺中的泰雅族,加上深入書寫臺中境內重要的人物與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分別為白冷事件、梨山事件、遠藤事件與青山事件,並採訪了九位重要的泰雅族人物,翔實描述他們的祖先行誼,另外關於隘勇線推進與泰雅族傳統領域退卻之緣由,為讀者理出一條泰雅原民的歷史變遷脈絡,可謂相當珍貴。
-
《霧繞罩峰:阿罩霧的時光綠廊》 舊稱「阿罩霧」的霧峰在臺中縣市合併後,被納入屯區,化身為「城南文化之心」,林德俊以感性的散文筆法,為讀者帶來豐厚的文藝氣息,從悠遠漫長的歲月中溫暖提煉出來,走進霧峰,文藝氣息常與你撞個滿懷,整個小城都是你的博物館,國定古蹟、歷史建築、自然地理、樂音交響,每一跨步都能體驗新舊文化交盪的震撼;豐饒之地當然孕育香米、菇類王國也實至名歸,讓人口齒流香的尤其是友善與共好的田園夢,多了自然農法這股清流;社區營造的建構上,紫錐花、貓頭鷹都是著力點,這個新時代的文藝復興,推倒了牆的阻隔,建立了在地人文客廳,這是多元共創霧峰新時代;遊人到此,不能免俗的要到霧峰林家走走,這個歷經大地震又重新站起來的古蹟,漫步在其中,仍可看見遙遠的故事在空氣中流淌,也看見舊時代的風華在這裡展現,文化需要交融轉化,文化也需要交流激盪,在霧峰我們看見舊與新的巧妙結合,也看見文創精神的嶄新萌芽,平凡無奇的椅子,帶給人無比的遐思與懷想,霧峰學正在流行,霧峰的人文精神也在飛揚。
|
《臺中學》第3輯已經於去年底出版。(遠景出版社提供) |
-
《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 八仙山嵐霧氤氳,晨曦微光穿透濃綠瀉下絲絲和暖的樹影,在廣闊的森林中穿梭流盪,旅人走入八千成林聚林為仙的八仙山,彷彿緩慢的腳步卻處處充滿生機,值得深度進入仔細探索;蔡金鼎與管雅菁兩位文史工作者,透過巧妙的文字安排,為我們揭開八仙山的神秘面紗,原來在日人理番時期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森林成為產業,也走過一段輝煌的歷史,盤據交錯在這裡的交通設施,功能也不斷演進,鐵路、索道、五分車,令人發思古幽情的設備,走成了一段深遠而精彩的歷史。最初,八仙山由泰雅族人原始守護,後來國家軍隊步步推進,山林成為國家掌控的資源,也逐漸揭開了八仙山神祕的面紗,歷經日治、戰後國府時期的連續開發,半世紀以來林木經濟興盛勃發,神聖地位原已無可動搖,加上近年的護林育林,帶動精彩的林業教育,透過機關車的山城夢與黏車、抽樹皮、抽甘蔗的過往點滴,鐫刻成為曾經輝煌的綠色奇蹟,育林、造林有成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綠色樂園,仙氣內蘊、含氧蓊鬱的綠色世界,靜靜等待著我們一探究竟,這本《千面八面》更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