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莎翁"仲夏夜之夢" 阮劇團"熱天酣眠"淡水演出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9/4/23 下午 08:08:02 / 文化藝術
來自嘉義的阮劇團,長期以臺語、臺灣文化為創作元素及精神骨幹,打造專屬臺灣的草根創作特色。今年春末阮劇團帶著改編自《仲夏夜之夢》的全臺語演出《熱天酣眠》,將在全臺巡演,首站來到該劇本誕生地淡水,即將於4月26 - 28日在雲門劇場「還願」演出。
|
阮劇團團長汪兆謙介紹改編自《仲夏夜之夢》的全臺語演出《熱天酣眠》。(歸鴻亭攝影) |
阮劇團團長汪兆謙表示,劇團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6年,2009年《熱天酣眠》首演,如今滿10週年,作為阮劇團臺語改編西方經典文學的代表作,創作的起源竟然發生在離嘉義如此遙遠的淡水,當時自己還在北藝大念研究所,臺語編劇盧志杰則在淡水海巡署工作,恰巧導演陳信伶也住淡水,又有另一位華文編劇吳明倫加入,一群人在沒有太多資源,卻對臺語改編經典有著莫大熱情的情況下,在淡水經歷了一段翻轉莎翁喜劇經典《仲夏夜之夢》的時光,也意外摸索出劇團此後10年用臺語改編世界經典的創作模式。
阮劇團在淡水催生了《熱天酣眠》的臺語劇本,首演則回到阮劇團所在的嘉義。經過6年來在各劇院、野臺多次搬演,這次在雲門劇場推動、協助之下,能回到劇本的孕育地淡水演出,對阮劇團而言,具有特別的「還願」意義。
|
汪兆謙與《熱天酣眠》導演陳信伶。(歸鴻亭攝影) |
汪兆謙指出,改編莎翁《仲夏夜之夢》的宗旨在於「阿公阿嬤看得懂,大人小孩笑嗨嗨」。觀眾無分年齡、背景,不需先讀過《仲夏夜之夢》也能直接看懂《熱天酣眠》;保留原著的劇情架構同時,也將臺灣人日常生活的場景與文化元素帶入劇中,讓觀眾能自然融入劇情,在改編上確實是編劇很大的挑戰。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為慶祝皇室婚禮所寫的劇目,但台灣並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因此編劇將整個情境轉換為廟會酬神,以海神媽託夢給廟公開始:山神與海神之爭、虎爺下凡亂點凡人鴛鴦譜、兩對年輕戀人的換換愛四角習題、社區劇場酬神戲等…大量使用了夢境轉化的元素,不只內容有多次「夢境梗」,就連劇名都跟「夢」有關。
|
《熱天酣眠》演出開放現場觀眾攝錄影,也將隨劇情推展為酒水席的觀眾調製、送上好酒。(歸鴻亭攝影) |
這次在雲門劇場演出還有另一亮點-翻轉當代觀戲體驗。《熱天酣眠》演出開放現場觀眾攝錄影,也邀請台北知名潮流酒吧「小後苑」特別客製4款名為「酸甘的初戀、渺渺茫茫的留戀、苦澀的失戀、戀情閣再梨」等風格各異的調酒。專業調酒師將隨劇情推展為酒水席的觀眾調製、送上這4杯酒。汪兆謙提到,劇場結合飲食創作一直是他非常想嘗試的,這次大膽地提出構想,很幸運獲得雲門劇場支持與全力配合,期待能提供觀眾一個全新的劇場觀戲體驗。
《熱天酣眠》即將於4月26至28日在淡水雲門劇場演出4場,相關演出訊息可洽阮劇團(05)2261428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