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掛帥時代文化部應於扶持時注意後續發展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9/8/28 下午 10:50:15 / 演藝動態
去年中殺青今年上半年公視播出的10集社會寫實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今日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公布108年度電視金鐘獎入圍14項,這齣連文化部長鄭麗君都讚不絕口極受矚目的戲劇節目,劇中演員也都成為奪金熱門;而月底馬上要在臺視上檔臺灣與新加坡合作各20集的《你那邊怎樣/我這邊OK》(All Is Well),目前也看好會是角逐明年金鐘熱門作品。
|
社會寫實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
以無差別殺人事件吸引觀眾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及跨國合作台灣的自動提款機吐鈔盜領案件為背景的《你那邊怎樣/我這邊OK》,前者獲得文化部「前瞻計畫」第1期特別預算新台幣4,300萬元全額補助,後者更是文化部107年度電視節目製作補助案連續劇類補助3,800萬元,再由文化部找中信創投出資共49%,是該部影視補助計畫轉型以來,首件採「國際合資合製節目」新模式的影視案,兩部劇作製作單位都非常認同鄭麗君是一位真正願意做事的文化領導者。
對於第3任公部門文化領域最高領導者,鄭麗君除上任前兩年有關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議題,讓人有些朝意識形態方面聯想,這部分交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接手後,她所有施政的重點確實全部著力於文化領域,願意細細聆聽藝文界的心聲,尤其在目前影視與流行音樂掛帥的環境中,給予這個領域的支持不遺餘力。
在臺灣後知後覺跟著韓國發展這個範疇的影音產業,當然希望為時不晚,要急起直追則政府的支持力量就顯得格外重要,但從鄭麗君到影視局長徐宜君,要注意是否被這個產業界內外兩大「強權」暗中侵蝕的危機。
首先是本土幾十年來自老3臺至托拉斯等級的電視產業,表面上掌控影音市場重要資源,就算文化部也不一定管得動這些可能陽奉陰違許多業界潛規則的老大組織,但每年政府主導的許多金馬、金鐘等「金」字輩大型現場直播活動,官方也只能讓這些有經驗但自以為是的單位掌控資源。以節目生態來說,本土戲劇節目就是某些電視臺製作能夠迎合婆婆媽媽等級的肥皂劇情節目,在目前仍靠AC尼爾森收視率調查收視記錄數據的劣規下,真正優質的節目過去也只能在文化部轄下的公共電視勉強得以生存,這些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導向狀況,在這幾年公視陸續以官方資源支持的大型製作掛帥下稍有領頭羊功能,讓民營電視必須跟上免得被時代淘汰,但仍有質疑聲浪認為作品要選對「顏色」,這是鄭麗君應該注意的。
而更重要則是國際影視大亨早就已經布局開始侵入這塊大餅,以韓國為例,隨選串流網飛(Netflix)除自製原創內容節目,早已用高價手段開始購買高水準節目,但條件是完全賣斷權利,代表製作單位拍攝完成連自己都沒有資格在任何媒體系統上檔,這種獨家壟斷市場經營模式造成政府必須立法限制,來保障本土影視產業創制的作品喪失自我主導權,鄭麗君必須深入瞭解臺灣目前被涉入的程度;當然,這個市場大餅當HBO、Disney+加入分食後是否會因市場競爭而修正改變經營策略,值得觀察。
|
臺灣與新加坡合作《你那邊怎樣/我這邊OK》劇照。(拙八郎創意提供) |
臺灣影視環境目前最強的是創意,這在中國甚至新加坡管制審查內容的環境下是最缺乏的,但以大陸近年的影視連續劇,就算嚴格限制古裝劇、偶像劇限縮創作範圍,仍有如《獵場》、《急診科醫生》等不錯社會寫實作品;大慕影藝《我們與惡的距離》林君陽、呂蒔媛與拙八郎創意《你那邊怎樣/我這邊OK》王小棣與6為台灣編劇加2位新加坡編劇,除最後2位外都算是臺灣現今影視界的中堅人才,怎麼整合業界上下游力量支撐讓臺灣的影視行業追上國際,大慕接著《 做工的人》,拙八郎可能要進行《植劇場II》,再看幾年的發展,或許那時鄭麗君已經不當部長,若是真能帶動臺灣影視製作擠身國際水準,必能在文創發展史上留下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