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社會-文化部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發表6部作品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9/9/23 下午 07:49:11 / 經史子集
文化部今(23)日於齊東詩舍舉行今年度第2場「青春起步、出版給力─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邀請6位獲青年創作補助的作家張瑛姿、吳宗泰、陳韋任、詹雅晴、張琬琳、程敏淑搶先發表最新作品,並廣邀國內文學相關出版、線上寫作平臺、影視及跨界業者參與,包含時報文化、鏡文學、一人出版、游擊文化、前衛、有鹿文化、群學、註異文庫、臺灣商務印書館、玉山社等共同出席,讓青年作家的作品有機會進入出版及多元跨界市場。
|
文化部次長彭俊亨說明該部期待不同中介組織的介入,為創作者建構完善制度使好作品有被開展的機會。(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次長彭俊亨表示,創作人才培育是部長鄭麗君相當關注的扎根政策,透過生態系的串聯,從文化內容創生、IP拓展到國際接軌,文化部期待不同中介組織的介入,為創作者建構完善制度使好作品有被開展的機會。106年推出青年創作補助至 108年共補助81件青年創作計畫,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勇氣與自信。已於媒合會發布的21部作品中,其中6部已出版,其中洪明道《等路》去年甫出版便獲得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今年更獲得金鼎獎圖書類文學圖書獎,另有9部作品已獲得出版或影視合約、2部作品透過網路平臺及舞臺劇形式發表,成果豐碩。
|
「青春起步、出版給力─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邀請6位獲青年創作補助的作家參加。(歸鴻亭攝影) |
這次媒合會邀請甫完成創作6位青年作家分享新作創作理念及書寫歷程。張瑛姿《南國浪行》以散文輔佐攝影圖像,書寫在臺灣南國恆春半島逐浪時的所見所感,呈現美麗的海洋風情與當地的浪人心境;陳韋任短篇小說集《工作坊》結合「職人」與「類型小說」概念,兼顧純文學小說質地,交錯現實感與戲劇張力,創作出數個短小精悍的精采故事。
|
自左上至右下為詹雅晴、吳宗泰、陳韋任、程敏淑、張瑛姿與張婉琳。(文化部提供) |
詹雅晴創作跨越1920、1990時代《宜蘭與瀨戶內海跨時境書寫計畫-1920&1990四位女聲》,故事舞臺橫越宜蘭與日本瀨戶內海,以日治時期與1990年代雙時間軸敘事,交織當地文史與時代情懷,透過兩對姊妹淘的生命故事,微縮臺灣史與當代現狀;張婉琳報導文學作品《老師,我想學琴:奧萬大深山裡的音樂夢想工作坊》以南投奧萬大親愛村為背景,透過口述歷史採集、人物採訪、親身陪伴孩子學習過程,除音樂教育,也帶出部落文明與歷史的耙梳以及現今種種現象與教育困境。
國際NGO工作者程敏淑在《我也不想這樣:一個女人,在街上……》中探討「印度女性無家者」的議題,以跨界與深入思考角度,瞭解印度德里的社會問題與現況,藉此反思臺灣;自由記者吳宗泰透過《愛滋拾遺-隱形的病人》報導文學,以訪談、政策比較、故事呈現的作法,從務實面到內心面,以多元角度探討愛滋議題,讓世人看見長年受到汙名化的愛滋感染者真實的樣貌。
|
「青春起步、出版給力─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
6位青年創作者,用散文、小說、報導文學等寫作方式,寫出對臺灣在地文化與歷史的情懷、社會人文的關懷、愛滋感染者的去汙名化、偏鄉部落教育議題、印度女性街友的境遇等,文化部表示,除了為完成作品的創作者舉辦發表及媒合會外,後續將於出版後舉行新書發表會,期待透過系列計畫,讓青年創作者發光。
文化部109年「青年創作獎勵作業要點」將於108年10月1日開始徵件,至10月31日止受理報名,竭誠歡迎胸懷創作之夢的青年作家踴躍提報寫作計畫。相關要點及申請文件請上
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查詢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