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傳統藝術節邀喬治亞琺瑯工藝與尼泊爾粧佛工藝
新網記者麻念台宜蘭五結特稿
2019/10/5 下午 10:58:48 / 文化藝術
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今日正式開幕,傳統藝術中心邀請喬治亞琺瑯工藝師蒂‧杜爾米希澤(Tea Durmishidze)與尼泊爾粧佛工藝師羅賓卓‧釋迦(Rabindra Shakya)前來示範傳統工藝。
|
喬治亞琺瑯工藝師蒂‧杜爾米希澤傳統手工藝之美的琺瑯工藝。(歸鴻亭攝影) |
琺瑯是以彩色玻璃或礦物粉末塗覆在金屬表面,經高溫燒製所形成的彩繪裝飾,蒂‧杜爾米希澤表示,呈現出傳統手工藝之美的琺瑯工藝,興盛於8世紀到15世紀的喬治亞共和國,而以金屬胎嵌琺瑯的技術在中國稱為景泰藍,法語通稱為Cloisonné,則是先將扁銅片依圖形焊接在金屬胎上,逐一填入彩色釉料,再經高溫燒製,所形成的精美藝品。
在喬治亞,以此技術所製作的文物稱為minankari,最早可溯源至公元8至9世紀,由古拜占庭傳承而來,於中世紀達到巔峰,15世紀後逐漸消失。近年來經愛好者重振這項古老藝術傳統,精細華麗的琺瑯工藝,得以重現在喬治亞人的生活中。目前於提比利斯當代美術博物館,可以欣賞豐富的minankari收藏品。
|
蒂‧杜爾米希澤示範以彩色玻璃或礦物粉末塗覆在金屬表面,經高溫燒製所形成的彩繪裝飾。(歸鴻亭攝影) |
蒂‧杜爾米希澤1993年畢業於Tbilisi藝術學院,1997年開始她的藝術創作生涯,自2005年起於法國巴黎展出之後,10多年來持續受邀至歐美各國參展,世界各地都有人收集她的藝術作品。除了琺瑯工藝外,她同時也從事傳統繪圖、圖像設計以及蠟染的創作,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
|
尼泊爾粧佛工藝師羅賓卓‧釋迦說明已有兩千多年傳統的粧佛藝術。(歸鴻亭攝影) |
而兩千多年傳統的粧佛藝術,為粧塑佛像簡稱,是對傳統信仰的極高宗教思想與表現,也是工藝師利用藝術創意,妙手摹擬出神佛個性與形體及宗教上的威嚴感與無形氣質,傳達出對於宗教的崇仰之情,使人得到精神上慰藉的創作。
尼泊爾粧佛的藝術價值極高,其美學特質是高貴、優美、典雅,富於生活氣息和世俗情趣。粧佛作品銮金厚重,金色偏暖,璀璨亮麗,栩栩如生。此外,尼泊爾礦物資源豐富有鑲嵌寶石的傳統,也為粧佛增添了魅力。羅賓卓‧釋迦指出,製作佛像之前要選良辰吉日,光是日出前還是日出後開工,都要經過精密計算,創作時還要保持一顆清淨的心。
|
羅賓卓‧釋迦強調粧塑佛像是對傳統信仰的極高宗教思想與表現。(歸鴻亭攝影) |
傳承自釋迦族成年粧佛工藝的羅賓卓‧釋迦,20多歲已經成為當地工藝大師,多方參與皇室與民間舉辦之工藝活動,現在也是尼泊爾全國工藝協會聯盟副主席。身為釋迦族後代,做佛像、念佛經已經跟他們的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做神像是榮耀佛祖的工作,以此工藝為生,這也是他的使命。
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即日起到13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舉辦,蒂‧杜爾米希澤與羅賓卓‧釋迦將在此期間進行工藝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