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平權的劇場 舞蹈也可以"聽"出趣味
新網記者郭士榛台北特稿
2020/8/26 下午 07:52:10 / 文化藝術
2020上半年因新冠疫情肆虐,嚴重影響表演活動停擺,但兩廳院的工作同仁並沒有休息,他們花心思做節目調整,下半年8月起邀集表演團隊合作,推出兩廳院2020共融計畫,以輕鬆自在場共演出,規劃口述影像與情境字幕等多樣服務,打造文化平權的劇場。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我們希望每一個觀眾都能在這裡找到讓自己放鬆,或沉浸其中的所在」。
|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介紹2020共融計畫。(歸鴻亭攝影) |
劉怡汝表示,去年還不知道該怎麼做,今年就已經有許多表演團隊參與,「很感謝外界理解兩廳院的共融主張,劇場應該對所有人開放,不應該有人進不來,這是我們的初衷」。
|
歌仔戲劇團創辦人唐美雲希望讓視障者可以進入口述者的戲劇世界」。(歸鴻亭攝影) |
兩廳院下半年8月到10月,將接連推出5場輕鬆自在場演出,包括舞蹈空間舞團史派德奇遇記之《飛飛飛》、神秘失控人聲樂團《人聲FUN輕鬆》、玩弦四度《古典born爵士》、音樂家陳韵芬所策劃的《一鍵鍾琴貝多芬》,以及NSO首席們所帶來的《現在您懂國家音樂廳了!》。
|
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說明「視障」觀眾在口述中就完全融入舞蹈的情境。(歸鴻亭攝影) |
在口述影像部分,是透過口語或文字敘述,將視障者無法接收的影像訊息轉換成言辭符號,讓視障者也能克服視覺障礙,今年在兩廳院場次大幅增加,有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出任後首作《定光》、無垢舞蹈劇場20年經典《花神祭》、唐美雲歌仔戲團《光華之君》,以及國光劇團《閻羅夢—天地一秀才》。
歌仔戲劇團創辦人唐美雲表示,「口述影像」必須到位,要有非常多的細節堆疊,「就像兩軍交戰,口述影像的人就不能只有說這邊打過來,那邊打過去,而是要描述現場的儀容、服裝甚至道具,讓視障者可以進入口述者的戲劇世界」。
|
兩廳院2020共融計畫,以輕鬆自在場共演出。(歸鴻亭攝影) |
舞蹈空間舞團的《飛飛飛》早在2018年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演出,邀請啟明學校全體師生觀賞,並透過口述影像,將好聽的音樂、精采故事與動作的想像,講述給這群特殊的「視障」觀眾們。藝術總監平珩表示,「視障」觀眾在口述中就完全融入舞蹈的情境,也想像出舞者的模樣,和現實人一些都不差,口述影像可以引導視障者喜歡上表演活動,也更願親近劇場是好事。
|
共融計畫規劃口述影像與情境字幕等多樣服務,打造文化平權的劇場。(歸鴻亭攝影) |
除了輕鬆自在場與口述影像,兩廳院兩位駐館藝術家周東彥、樊宗錡分別以作品《虛擬親密》及《十二碗菜歌》,挑戰節目情境字幕,情境字幕是為有需要的觀眾而準備,例如觀眾在聽力上有障礙,或者需要無音條件下觀賞節目,此時字幕中可使用一些解釋性的語言來描述節目內容。
兩廳院表示,在共融下半場,將同時安排近10場共融相關的內外部教育訓練課程,邀請專業講師分享,包括口述影像、易讀、觸覺導覽、無障礙服務、共融知識工作坊等,同時也將近幾年場館共融服務相關經驗及操作流程統整,製作成共融知識包,陸續與表演團隊及其他場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