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台灣之光華人之最 "楊英風全集"30卷巨著完成出版


新網記者邱榆蕙台北特稿
2011/10/27 下午 11:10:09 / 經史子集

 耗時10年、耗資超過新台幣6,000餘萬的《楊英風全集》,在建國百年光輝十月正式出版,總數多達30卷,這是華人藝術家中篇幅最鉅大、內容最豐富多元的一套個人全集。

《楊英風全集》30卷巨著完成出版。(歸鴻亭攝影)
 負責編撰全集的國立成功大學教授蕭瓊瑞指出,戰後的台灣藝術史上,楊英風是台灣藝術家中涉及媒材最廣、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舉凡水彩、油畫、水墨、版畫、雕塑、美術設計、插畫、漫畫,乃至攝影、雷射等,都有留下數量龐大的作品;其中雕塑部分,更從寫實的人物、佛雕,到達書法系列的意象創作,乃至中期「太魯閣山水系列」的銅雕,和晚期的不銹鋼景觀雕塑等。他最知名的作品,是1970年為大阪博覽會貝聿銘設計的中華民國館,創作的巨型鋼雕《風鳳來儀》。

 蕭瓊瑞教授在出版記實中提到,「楊英風從一開始便沒有將自己設定在任何一個固定畫種或創作的類型上,因此留下大量的作品,同時也都呈顯了一定的藝術質地與品味。楊英風是一位站在鄉土、貼近生活,卻又不斷追求前衛、時時有突破、超越的全方位並具有世界性視野與氣度的傑出藝術家。」

 楊英風弟子,也是知名雕塑家朱銘在記者會上致詞,敘述當年楊英風二三事,緬懷恩師行誼,最後都稍有哽咽。

 楊英風的三女兒,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釋寬謙說,1999年,也就是楊氏辭世的第二年,交通大學正式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並與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合作,在國科會的專案輔助下,於2000年開始進行「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建置計畫;隔年,進一步進行「楊英風文獻典藏室」與「楊英風電子資料庫」的建置工作,並著手《楊英風全集》的編纂計畫。

雕塑家朱銘緬懷恩師楊英風。(歸鴻亭攝影)
 她說,當初只是想作全集,覺得那些作品不見的話太可惜,沒想到整理起來,就花了5年的時間,在一間7、80坪的房子裡資料堆積如山,每天整理、校對,還有楊英風從小到大的獎狀,到現在出書了,還有一部分還沒整理完。

 釋寬謙提到,總共耗資6,000多萬,光印刷成本就耗掉近3,000萬。

 出生宜蘭的楊英風,因父母長年在大陸經商,因此將他托付給姨父母撫養照顧。1940年楊英風15歲,隨父母前往中國北京,就讀北京日本中等學校,並先後隨日籍老師淺井武、寒川典美,以及旅居北京的台籍畫家郭柏川等習畫。

 1969年,楊英風受到日本京都觀賞雷射藝術的感動,開始在台灣推動雷射藝術,並和陳奇祿、毛高文等人,發起成立「中華民國雷射刻藝推廣協會」,大力推廣科技導入藝術創作的觀念,並成立「大漢雷射刻藝研究所」,完成於1981年的《生命之火》,就是台灣第一件以雷射切割機完成的雕刻作品。這件工作引發了相當多年輕藝術家的投入參與,並在1981年於圓山飯店及圓山天文台舉辦盛大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國際雷射景觀雕塑大展」。

 台北藝術大學也將在10月28日及10月29日兩天,舉辦「百年雕塑─楊英風藝術及其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有兩岸及日、韓學者多人發表論文,歡迎出席聽講。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專題:邱榆蕙 日期:2011/10/27 下午 11:10:09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邱榆蕙報導
邱榆蕙報導列表
"米咕"返家 海洋大學未來一年密集追蹤
生態環保 2012/6/28 下午 08:17:20
紫絲帶反暴力劇場 給予孩童正確觀念
青少兒童 2012/6/25 下午 06:01:0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ART TAIPEI 2024與台北藝術週 造就城市美學與深度
文化藝術 2024/9/30 下午 07:36:49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