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新銳藝術家創作借鏡 曾長生談"從現代到後現代的創作之路"
新網記者魏筠軒台北特稿
2021/11/20 下午 10:48:48 / 文化藝術
中國藝術家協會藝坊文化空間今(20)日邀請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曾長生演講「從現代到後現代的創作之路—跨世代/跨媒材/跨領域/跨文化的反思」,希望提供新銳藝術家創作之借鏡。
|
中國藝術家協會藝坊文化空間邀請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曾長生演講。(魏筠軒攝影) |
曾長生從西方畢卡索的創作觀談起,進而討論達文西、梵谷、卡蘿、達利、安迪沃荷與林飛龍6位畫家,他們雖然時代與地域不同,創作經歷也不同,但最後都是成功的藝術家。
繪《蒙娜麗莎微笑》風靡於世五百年的達文西不只是文藝復興時期人物畫家,其滿腹經綸與各領域的知識結合,立下完美的藝術典範。梵谷無疑是當今國際藝術市場上價位最高的畫家,但他生前卻貧窮孤獨,一生只賣出一幅作品,還是他弟弟買的。二十世紀最引人爭議的女畫家則是西班牙的卡蘿,拉丁美洲女性藝術家代表人物,有一部電影《揮灑烈愛》描寫得很不錯。梵谷與卡蘿的作品價位後來如此高昂,基本上來說,那是出自市場供需與藝術品味的問題。
|
曾長生演講「從現代到後現代的創作之路—跨世代/跨媒材/跨領域/跨文化的反思」,希望提供新銳藝術家創作之借鏡。(魏筠軒攝影) |
達利曾參加倫敦及紐約超現實主義展,後來與超現實主義者決裂,歷經核子神祕主義時期、雷射立體攝影及三度空間藝術,狂妄的人格特質注定要來拯救繪畫,抽象、超現實、達達,自稱「畢卡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畢卡索是天才,我也是。畢卡索舉世聞名,我也是。」達達與超現實主義典型代表安迪.沃荷,被譽為普普大師,製造一種反科學、反美學、反藝術的藝術,唯一在藝術市塲上擊敗畢卡索,成為全球交易最熱絡的藝術家。第三世界以超現實主義來關照黑人文化的林飛龍,將立體派與超現實主義予以獨特的結合,而創造出一種新的視覺語言,這種視覺語言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互補手法而聞名。
|
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長(右)致贈感謝狀給曾長生(左)。(魏筠軒攝影) |
曾長生表示,台灣由於過往歷史的特殊性,蕞爾小島上混合了日本、中原、美國和台灣的雜交性文化,政治上則背負著歷史悲情的包袱,政治實體隨著當代主體、客體的相互糾纏與謀合,使台灣不斷充斥著政治性議題,而後現代主義的破碎、斷裂、解構、多元以及民族、國土、文化間交雜的曖昧模糊關係,讓台灣整體環境一直處於搖擺不安,與未來不明確發展的狀態中。
|
曾長生演講大合照。(魏筠軒攝影) |
當今不論旅居海外或海峽兩岸的當代華裔藝術家,成長背景及作品樣貌雖然各異,但在內涵及精神上,均相當接近新人文主義風格,如今華人藝術創作面貌如此多元豐富,這也正是華人當代藝術的希望所在。對現在年輕一代的華人藝術家要瞭解如今西方與非西方已進入國際間藝術交流的繁盛時期,新一代的藝術也必然會呈現出跨媒材、跨領域、跨文化的混種模樣,跨文化現代性,正預示了東方美學新結構的可能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