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永續發展與未來契機-全國文化會議議題總整與政策建議系列報導之八
新網記者王伊文台北特稿
2022/6/1 下午 04:16:02 / 文化藝術
過去40年來,台灣表演藝術經過階段的轉型,從1980年代,藝文項目納入12項建設計畫,文建會成立,國立藝術學院成立(現今台北藝術大學),到兩廳院落成,及各縣市文化中心建立,各項硬體與制度漸成形。1990年代,通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國藝會成立,中央到地方獎補助開始落實完備,此時表演團隊和創作上質與量俱增,並開始走向國際。2000年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展開,文化部成立,藝術支持、市場開發、商業機制提倡建立。到2010年代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往來加速直到情勢轉變加上疫情爆發,情勢艱困。在2020年代,疫情肆虐全球,許多表演藝術中斷,加上原宇宙的興起,挑戰與機會同時開啟。
|
故事工廠創辦人兼執行長林佳鋒代表議題小組報告。(王伊文攝影) |
在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專家論壇中,由文化部邀請3位專家,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副教授于國華,故事工廠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佳鋒,中民國表演協會理事長陳錦誠共同為「表演藝術永續發展與未來契機」提出政策建議。
|
中民國表演協會理事長陳錦誠(左)與林佳鋒共同回應聽眾提問。(王伊文攝影) |
面對目前疫情影響前所未有的局面,表演藝術產業與政府如何因應,提出5個面向與建議對策:
場館新時代:後疫情時代的場館發展目標。在2022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始營運後,規劃中大型演藝場館都已完工,但與疫情共存的模式,與表演藝術朝向多元、沉浸、跨界發展,需更靈活空間,我們必須思考場館的發展策略。建議的對策為:
-
盤點場館資源及文化發展需求,研擬表演展場分級制度與分級補助。協助分級場館各自走向國際合作、節目製作、教育推廣、節目通路、地方創生等不同目標。
-
建立地方藝文場館檢測機制,編列定期維護預算經費。
-
研擬「臨時性和替代性表演場所使用管理辦法」,訂定民間劇場、帳棚劇場、多功能空間、非專業演出空間的管理原則,兼顧都市發展與觀眾安全。
-
建立表演場館合作網絡,建置橫向聯繫,成為彼此支持的場館體系。
-
貫徹文化平權,建立全國民眾表演藝術近用資料庫。
補助調結構:因應時代調整現行的補助制度。從中央、地方政府至國藝會,補助制度雖已具公信力,但補助採藝術分類制如音樂、戲劇、舞蹈等,難以面對現今各種跨界跨域或科技融合的發展內容。因此策略的建議有:
-
對於現行的補助分類藝術方式新增「功能分類」,包含國際展演、實驗創新、教育推廣、文化傳承、市場拓展等目標。
-
定期進行補助效益研究,追蹤團隊發展與產業生態變化,以調整補助策略與工具。
-
策辦大型表演藝術博覽會,引介海內外策展人亮點節目,擴大民眾對表演藝術的參與。
市場創價值: 因應市場變革的產業支持工具。目前政府的補助對表演藝術市場還是很重要,推動的初衷是藝術發展與市場發展雙軌並行,朝向藝術支持市場,市場支持藝術成長發展。政府補助除不同面向的支援工具外,更要鼓勵藝文消費。建議的對策有:
-
請文策院對表演藝術市場機制,提出創新政策工具與作法。健全中介組織,協助節目製作與行銷。協助團隊取得投資與融資,改善製作與演出保險制度。
-
培育未來潛在觀眾,推出表演藝術學生觀賞券。
-
創立具話題性之專業獎項,如台灣東尼獎,吸引優秀作品人才,吸引觀眾消費動能,鼓勵企業投資行為。
-
媒合企業投資表演藝術IP,驅動創作市場。
-
進行市場研究,表演藝術消費者行為、網路聲量、購票行為等研究報告,作為產業發展基礎。
人才重培育:在人才資源永續的「識選育用留」上,因為國內表演藝術市場產值支撐不足,藝文工作者平均收入偏低,難以選才、用才與留才。創作與行政人才培育成本高,一般團隊不易負擔,造成儲備人力不足,加上缺乏長期策略性的觀眾培養,難以造成市場良性循環。建議的策略有:
-
建立藝文工作者識別系統與資料庫,掌握產業核心人才。
-
擴大藝術行政人才來源、提升職前訓練並有效儲備人才,建立建教合作的補助制度。
-
補助除對藝術創作外,支持專業中介行政團隊組織,有效培育行政人才與行銷人才。
-
推動「表演藝術節目投資發展計畫」,政府和民間共同出資,成立製作公司,穩定投資與持續開發市場。
科技拓市場:加大科技投資協助拓展市場。網路與元宇宙時代來臨,但科技導入成本高昂,又缺乏數位轉型總體明確目標,擁有技術的一端卻與藝術端缺乏橋梁與轉譯,以致無法被運用。建議的策略有:
-
推動以授權、發行與演出的「表演藝術國際旗艦計畫」,由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推動至全球市場。並支持實體節目、線上或網路展演各項形式之製作。
-
推動「科藝合作平台」,由文化部與經濟部合作,協助科技導入藝術的研發與展演製作,並持續補助演出研發、數位藝術製作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