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培養自體骨髓細胞修補關節軟骨缺損 69歲婦人抽幹細胞修補獲新生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2/9/21 下午 05:09:04 / 醫療保健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這也讓膝關節退化患者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比例逐年升高。69歲張姓婦人跌倒膝蓋受傷,治療後反覆發炎、積水,更惡化到軟骨「不見了」,生活受衝擊。經醫師建議接受軟骨前驅細胞修補術後恢復行動自如。

台安醫院骨科教授劉華昌說明培養自體骨髓細胞修補關節軟骨缺損已有成效。(歸鴻亭攝影)
 人類的膝關節每天伸直彎曲,上上下下大約有一萬次,根據統計,在關節鏡檢查中發現,大約有6成的病人有軟骨缺損的現象,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說明,造成缺損的原因很多,最常見得是退化性關節炎,另外還包括外傷例如車禍、骨壞死或是比較少見的解離性骨關節等,從17世紀的醫學文獻中得知,缺損的軟骨是沒有辦法自行修復的,更可能進一步惡化演變成為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

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特別推介劉華昌的努力。(歸鴻亭攝影)
 台安醫院骨科教授劉華昌表示,軟骨缺損就如同馬路上破了一個洞,若是不去補起來,洞就會越來越大,膝蓋軟骨就跟馬路上破洞一樣,放任軟骨缺損不去處理,缺損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嚴重。目前治療輕中度軟骨缺損的方法,是透過施打玻尿酸或是這幾年來很流行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也就是PRP;一但進入嚴重度高的軟骨缺損狀況,就得置換人工關節來解決,如果不想動大刀,目前也有幾個方式,包括挖取自體軟骨來修補缺損部位,以及挖自己的軟骨、硬骨來做軟骨移植術,這些方式都是挖取自體軟骨細胞來補足缺損,細胞能夠增生的數量並不多,就像是挖東牆補西牆般,而且在挖取過程中容易感染,對關節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

劉華昌介紹他的團隊利用患者本身的骨髓幹細胞,並培養出100倍以上的軟骨前趨細胞修補物,來補足軟骨缺損部位。(歸鴻亭攝影)
 以美國MACI的技術來看,每平方公分的軟骨缺損約需1.6x106的細胞數來修補,這個數目大約是正常軟骨數目的16倍;所以要挖取自身16平方公分的軟骨,才足夠修補1平方公分的缺損,需要挖取相當大量的軟骨,因此在臨床上看來是不可行的。

69歲張姓婦人接受軟骨前驅細胞修補術後恢復行動自如。(歸鴻亭攝影)
 劉華昌指出,膝關節軟骨缺損依嚴重程度分為1到4級,軟骨前驅細胞修補術建議第4級的重度情形使用,他的團隊利用患者本身的骨髓幹細胞,並培養出100倍以上的軟骨前趨細胞修補物,來補足軟骨缺損部位,以目前臨床上的案例來看,沒有看到感染、沾黏或產生異物等問題,研究成果也已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衛福部2021年亦已核准執行。但目前軟骨前驅細胞修補術價格不便宜,這個療法並沒有健保給付,需要自費負擔約50萬元,因此,期望未來能夠大量生產,才能將費用降低。
頻道:養生健康 分類:醫療保健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22/9/21 下午 05:09:04
關鍵字:骨髓,關節,軟骨,台安醫院,劉華昌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戴含芝高瀚諺打擊樂獨奏會"Inception"6月登場
文化藝術 2025/4/9 下午 04: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