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上訴"邀請觀眾擔任國民法官重啟審判當年政治冤獄
新網記者王伊文台北特稿
2022/11/10 下午 07:03:57 / 文化藝術
兩廳院秋冬藝術節以呼應社會議題為主軸,帶領觀眾透過劇場體驗,思考與辯證不同聲音與面向。11月11至13日推出由狂想劇場演出紀錄劇場形式的舞台劇《非常上訴》。
|
左起編劇沈琬婷與製作人曾瑞蘭希望透過劇場體驗,思考與辯證不同聲音與面向。(王伊文攝影) |
該劇2019年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首演,今年內容做了調整,呈現更多當年案件的細節回顧。本劇邀請陳欽生與楊碧川兩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站上舞台親訴當年自己的遭遇,並搭配安德森、陳祈伶、孫宇生、齊藤森一、蕭景馨演員共同演出。
編劇沈琬婷表示,來自馬來西亞到台灣求學的陳欽生是標準的冤假錯案,楊碧川當年則確實有反抗政府的思想,但沒有真的行動,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卻被判處同樣的罪與12年刑期,這也是「非常上訴」想要探討的部分,反思台灣長達38年的戒嚴法是否具有正當性。」1970年代的非法審判,2022年將在劇場裡以虛擬的法庭,進行法、檢、律師三方辯論,重啟非常上訴,觀眾將化身為陪審團,反思討論不法之法,如何作為定罪的依據,也對過往歷史賦予重新定義。
|
《非常上訴》法庭審理畫面。(王伊文攝影) |
製作人曾瑞蘭指出,「請受難者親自參與舞台劇,他們要面對自己記憶裡面,不管是痛處或是比較難的部分,但是為什麼他們願意來做,而且這次在國家戲劇院,其實對他們來講,當然這裡跟中正紀念堂不同,兩廳院他們覺得是藝術的地方,可是某個程度它還是威權空間的象徵,所以他們也很希望到這個地方演出,可以告訴大家一些事情」。
|
受難者陳欽生(左)與楊碧川(右)站上舞台表述當年情況。(王伊文攝影) |
當時代走過解嚴,經過民主化的浪潮,來到了今日,轉型正義公布一批批除罪名單,沉冤得以昭雪的時刻,卻有人拒絕接受除罪。走過牢獄之災,白髮蒼蒼的受難者,困頓半生追求的是什麼?「非常上訴」,在虛擬的法庭上,請政治受難者走上劇場舞臺,訴說著自己真實的故事。 陳欽生感嘆「我一直都很希望能夠透過司法的方式還我清白,希望觀眾知道我的故事後,能夠連結到現在,在台灣享受的自由民主,多麼得來不易」。楊碧川則說「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很想提起這些事情,但更覺得歷史不應該被忘記,其實政治犯的共同心願,就是希望我們的付出能換來更多的幸福」。
|
劇後邀請觀眾成為「國民法官」參與投票評議。(王伊文攝影) |
劇團在節目最後邀請觀眾成為「國民法官」參與投票評議,並不是要觀眾評定被訴者是否有罪,而是透過選票進行思辨、表達意見,共同創造歷史的「非常上訴」。投票結果會在當場開出,給與大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