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台北當代美術館與韓國ACC合作"偶然的運轉" 提問人類中心主義與AI如何共處


新網記者王伊文台北特稿
2023/10/20 下午 07:18:00 / 文化藝術

 面對現在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的浪潮,如果有一天世界不再圍繞著人類為中心,由非人類實體介入運作時,那時我們將會經歷什麼樣的現象?台北當代藝術館攜手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CC(Asia Culture Center)共同呈獻「偶然的運轉」展覽,嘗試提出這個問題。

台北當代藝術館與ACC討論了快2年,來台灣做實體演出與學術交流終於成行。(王伊文攝影)
 由ACC資深策展人李伎矛(Gimo Yi)透過韓國藝術家權慧元(Hyewon Kwon)的4件錄像及裝置作品,詮釋人類與非人類實體的共存情境下,看見、感受和理解的事物是否可被歸類成真實。這次的展覽主旨在對奠基於因果關係人類知覺的絕對性提出質疑,試圖探討人類最終是否可能會被非人類實體所控制或推翻。

權慧元的創作動力源於對於觀點形成因素的好奇。(王伊文攝影)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表示,韓國ACC位於韓國光州,是致力於亞洲文化交流、教育的一個平台機構,鼓勵各種跨域間的研究、創作與製作,每年都會推出各種展覽、演出及藝術季。台北當代藝術館與ACC討論了快2年,來台灣做實體演出與學術交流終於成行。經過這次彼此互動,發現台灣與韓國在理念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次展覽主題「偶然的運轉」討論人工智能此終非自然產生的軌跡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人類在宇宙如何與之共存並延續我們的發展,相信展覽作品一定可以帶給大家更深層的省思與關切。

自左至右為權慧元、駱麗貞與李伎矛 。(王伊文攝影)
 策展人李伎矛說明,展覽作品的視角被帶往宇宙、非人類實體與大自然的領域中,人類與非人類的實體間是如何共存,如何通過偶然的運轉產生互動,開啟多維度的想像。這次展覽作品分為3個維度:

  1. 第1個維度-正面(Recto),意味著人類透過眼睛視網膜所看到的世界,作品《發光記憶的碎片》屬於此維度,探討人類的感知世界、物質和標準規範實際上是一個表面的層次?還是會因為鏡頭的介入而扭曲變形?。
  2. 第2個維度-之間(Inframince),聚焦於非人類實體間的關係和行動,探討它們如何相互影響並創造出新的敘事。《不可能的世界》,便是屬於此維度的作品,以人工智能裝置攝影機和感測器在八堂湖,觀察水溫、pH濃度、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習性變化的數據以全新敘事,如同外星人探測一般,未來非人類實體具備重新編寫世界和宇宙觀的強大能力。
  3. 第3個維度-反面(Verso),暗指存在於有限人類世界之外的無限次元,屬於此維度的作品有《第一束光》和《軌道運行中》,以太空船及望遠鏡攝影等裝置看見、感受和理解的事物,是否能被歸類為真正的現實?
與會全體貴賓合影。(王伊文攝影)
 藝術家權慧元的創作動力源於對於觀點形成因素如技術、生物元素、感知偏誤等的好奇,避免採取固有的創作策略,而是有機地發展以產生意料之外的結果。

 「偶然的運轉」展覽自10月21日至 12月10日,希望觀眾能夠跳脫自身慣性的觀點,以更靈活的方式看待人類與非人類實體該如何共存。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王伊文 日期:2023/10/20 下午 07:18:00
關鍵字:當代美術館,韓國,李伎矛,權慧元,駱麗真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王伊文報導
王伊文報導列表
"2023 TCCF創意內容大會"創下歷年參展最大規模
文化藝術 2023/11/7 下午 05:49:51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