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小米保種復育 在臺東金峰新興國小見到希望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東金峰特稿
2024/6/20 下午 11:55:42 / 產業經濟
慈心基金會在保種及復育計畫中,積極與部落農友合作將面臨流失的種原種回土地,並提供部落孩童更多接觸傳統作物與飲食的機會,延續原民部落傳統的文化內涵,發揮種原代代傳續的生命力。
|
臺東縣金峰鄉新興國民小學校長李惠敏奉獻偏鄉教育,曾獲師鐸獎。(歸鴻亭攝影) |
部落孩子平常能吃到小米的機會不多,且易受外來飲食習慣的影響,對傳統作物小米的味道陌生,味蕾和文化連結產生了嚴重的斷鏈。因此,為了把民族味覺吃回來,基金會於今年(2024)發展出一系列食農教育與文化傳承推動,希望以多元的方式扎根,擴大供需效益,發展永續保種的經營模式,因此規劃一系列的「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及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小米農民變老師」、「綠色餐廳主廚進校園及文化健康站」等活動,希帶動學子重新找回傳統美味的記憶,並邀請企業支持與贊助,讓部落產銷形成正向循環,傳承民族味覺與永續保種的精神,希望以多元的方式扎根,,發展永續保種的經營模式。
|
李惠敏(左)介紹新興國小全校6個年級學生只有76人。(歸鴻亭攝影) |
臺東縣金峰鄉新興國民小學是慈心落實在臺東縣12所國中小、幼兒園的師生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計畫的其中一所學校,該校校長李惠敏表示,今年3月開始每週四在學校營養午餐能吃到當地族人種植的小米,一方面讓孩子熟悉傳統作物,一方面以全榖雜糧豐富的維生素B及礦物質兼顧小孩老人的營養,也強化部落青壯年種植小米的使命感與價值感。
|
新興國小kacwdasan鄉土歌謠合唱團已經成立10年,每位團員天生是好嗓音歌手。(歸鴻亭攝影) |
在原民偏鄉服務獲得師鐸獎的李惠敏介紹新興國小全校6個年級學生只有76人,半數學生組成kacwdasan鄉土歌謠合唱團已經成立10年,唱自己排灣部落耆老古調、詩歌改編的歌,去年代表台東縣前進全國賽,這些學生活潑可愛,歌聲清脆嘹亮,唱了《農忙樂 》、《同聚祝福》兩首歌,猶如天籟悅耳無比,原民孩童真是天生好歌手。他們還自創小米主播劇,由學生擔綱,細數小米的國際與在地故事,有模有樣可愛至極。
|
原民孩童創作與小米相關的繪畫作品,建仁表情天真可愛。(歸鴻亭攝影) |
除音樂之外,這些孩子還自己創作與小米相關的繪畫作品,低年級孩童以傳統作物黏成小米手作畫,以不同作物果實與種籽黏成排灣族圖騰,這些小朋友一點也不爬升,清秀美麗帶點黝黑膚色的孩子表情生動自然,分外討喜;高年級學生則創作小米種植歷程作品,並且講解每幅畫作內涵,將排灣族與小米的淵源清晰表達出來,顯得成熟又懂事。
|
孩子創作小米種植歷程作品並可以自己解說。(歸鴻亭攝影) |
新興國民小學總務主任杜文祥則介紹慈心基金會協助在學校開闢的一個小米園,強調過去耆老種植小米其實是在與各種鳥類競爭,每日巡田到天黑,常常沒待成熟收成,小米就被鳥兒吃光,所以都要在田裡守護,用一種竹子削成巨大的響板製作的趕鳥器驅趕小鳥,但久了鳥兒也不怕了,還好慈心基金會贈送全罩式網子套在小米作物上方,才能保有約7成的作物。
|
新興國民小學總務主任杜文祥示範趕鳥器。(歸鴻亭攝影) |
李惠敏說明,為了激發學童對小米食材的興趣,並促進原民世代間的飲食文化交流與對話,新興國民小學師生一起熟悉傳統作物、促進孩子認同傳統文化,也以全榖雜糧豐富的維生素B及礦物質兼顧孩童的營養,更強化部落青壯年透過累積經驗來熟悉小米的特性,願意繼續種植小米的價值感。
|
孩童天真無邪令人疼愛。(歸鴻亭攝影) |
為維持小米的基因多樣性,種原保育一般分為移地保育及原地保育。國立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今年5月底將170種台灣小米種原送到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進行「異地安全備份」,慈心基金會則在花東則進行小米的原地保育,工作包括種原植物族群的調查、追蹤、保護、以及復育等,從新興國小的全校配合重視程度,讓小米品系繼續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
這修都是未來的國家小主人翁。(歸鴻亭攝影) |
慈心基金會認為,部落永續保種的價值在於「有人種,有人吃」的生活飲食循環,從基礎學校教育開始,盎原鄉學童親炙他們老祖宗的傳統作物食材,將這些飲食文化能量注入孩子的身體,就像種下種子一般,期許孩子們未來能藉著這些來自母體文化的經驗,一邊成長,一邊長出豐碩的文化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