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術館今展陳順築"殘念的風景"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1/12/3 下午 09:23:06 / 文化藝術
進入今日的當代美術館正門,可見到一組兩件的裝置作品《風櫃椅》,一組古典的木櫃木椅分別切了缺口,讓旋轉的吊扇嵌入其中,創造一種超現實的心靈時空,風扇吹動著空氣彷彿也將心思愁緒吹入儲存回憶的櫃子,而座椅則象徵著獨立的個體飄泊的性格,這組巨大的作品動態的呈現了藝術家內心的情感張力。
|
台北市文化局長鄭美華(左)介紹陳順築(右)的作品。(歸鴻亭攝影) |
1963年出生於台灣澎湖的陳順築,即日起至明年1月29日在當代館舉辦「殘念的風景─陳順築個展」,十多年來「攝影」是陳順築的創作主體語言,並常以複合媒材及裝置介入空間和地景,為影像創造了新的生命意念。
陳順築表示,「殘念」在日文中意味了可惜、遺憾,而從中文字面和字義「殘念」也可以延伸出「未完成的意志」或「不完整的念頭」另一種意涵。
他說,「殘念的風景」系列為無意識的狀態下捕捉到的影像作品,他將底片裝進攝影機時,第一張無法避免的「漏光影像」,將其透過後製加工,並將無意識捕捉的光影成像轉化為超越物象的創作,將「殘念」超渡為「正念」。
|
自左至右為陳順築、鄭美華與當代美術館館長石瑞仁。(歸鴻亭攝影) |
陳順築說,早期主要作品《家族黑盒子》、《集會.家庭遊行》、《花懺》和《四季遊蹤》,大多援用家族與母土情感,之後發表的《家宅─四乘五立方》和《迴家》,也是家庭記憶所在,媒材則微調轉向數位錄像與攝影的交互接力,2009年作品《記憶的距離》和近期的創作計畫,採平面攝影為基調,演繹影像性的繪畫想像。
這項展覽內容包括平面攝影與影像裝置,是從陳順築1990年初期的創作探索、生命體悟到近期的隨興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