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藝"力現傳統匠藝技與美
新網記者邱榆蕙台北特稿
2011/12/6 下午 11:05:05 / 文化藝術
繼100年「人間國寶」授證儀式之後,文建會今日在文建會1樓藝文空間,舉辦《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新書發表會,收錄14位傳統藝師和一個團體的深度報導,內容包括木作、剪黏、交趾陶、製鼓、糊紙、石滬等工法。
|
自左至右為陳錫煌、徐柄垣、劉興星、王錫坤與林烈旗。(邱榆蕙攝影) |
現場邀請獲「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指定保存者陳錫煌現場示範布袋戲道具製作、糊紙技術劉興星、布袋戲偶頭製作技術徐柄垣、銅鑼製作技術林烈旗、製鼓技術王錫坤四位著名工藝師即席獻藝。
行政院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表示,要向師傅們致上最高敬意,因為他們的長期奉獻,傳統技藝才得以保存,庶民文化才得以延續,也藉此書提出呼籲,保存無形文化資產,需要大眾共同來推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林會承教授表示,隨聯合國意識到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國內修定文資法,文建會從2005年開始至今指定了46位人間國寶。當這股風氣蔚然成形後,他們開始想是不是有可能把這些匠師的故事留下紀錄。
他強調,這本書的問世有幾個重要的價值,為傳統藝術建立可貴的資料檔案,留下匠師們的生平傳記並展現對人間國寶的尊敬,對於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者更是一種激勵。
|
行政院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左)與製鼓技師王錫坤(右)敲鼓啟動。(邱榆蕙攝影) |
92歲的製燈匠師董天補,17歲開始製作俗稱「子婿燈」的新郎燈,是外島金門結婚時必備的禮器,起初僅是免費幫鄰居修補舊燈,後來成為一輩子的事業。
製燈超過一甲子的他仍堅持留下金門傳統文化,他的名言是「人生快樂第一重要」,最希望有人接手,不要讓文化消失。
糊紙藝術師傅劉興星表示,傳統技法要能養活自己才能流傳,幸運的是,兩個兒子、兒媳婦都願意學習技法。
公司裡30位員工,目前工作進度已經排到2年之後,每年的元宵節都有縣市政府邀請去做燈籠,平時也有做一些廟會、婚喪喜慶用的紙糊藝術。
|
銅鑼製作技術林烈旗替本網記者刻小銅鑼上的字。(歸鴻亭攝影) |
劉興星表示,目前的工作量之大,昨天還做到天亮才睡覺。他認為技法和科技都是永無止盡的,永遠都無法說自己已經最好,只能一直做下去。他相信只要老師傅們還活著,傳統技法就一定找的到方法傳承下去。
曾被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評「沒有响仁和就不會有優人神鼓」,响仁和第2代掌門人王錫坤,在他父親王阿塗過世後接下响仁和,並且開始為專業表演團體、各公私立單位鼓隊製鼓。
王錫坤指出,製做一個鼓,單是要讓木頭乾燥就要花1年的時間,而讓皮革乾燥又得再花上近20天,再加上製作,一個鼓最快完成需要花1年2個月。
他表示,針對不同的表演團體,在製鼓上也有不同的作法,而且因為响仁和的鼓皮耐用、鼓身也非常堅固,以燻烤乾燥的作法,可預防蟲蛀和受潮腐壞,即便在山上練鼓的潮溼環境,也不必擔心鼓會提早受損。
喜歡突破傳統的他說,近年推廣打鼓做為音樂治療、健身、穩定情緒等方法,讓鼓能從傳統融入現代生活。而製鼓30年,最開心的就是客戶不斷地回過頭找他做鼓,並且說打他做的鼓最沉靜。
吉貝保滬隊2007年成立以來傳承石滬修造技術,成為稀世地景的主要保存技術團體。他們表示,澎湖縣1999年時共有558口石滬,被稱為台灣最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但受到海浪摧殘,傾倒問題嚴重。
他們說,現有的7位師傅是半農半魚的在地人,藉由經驗累積終於擁有修滬的本事。年紀最大的已81歲,最讓他們欣慰的是,年輕人了解文化資產的可貴,願意加入團隊,為文化注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