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主委曾志朗閃電請辭 發函同仁宣告告別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2/1/31 上午 11:22:42 / 電子政府
新內閣名單今日下午將由新任閣揆陳冲公佈,去年底因《夢想家》事件緊急接替盛治仁擔任文建會主委的曾志朗,昨日在舊金山對部內同仁發出一封信,言詞感性地說明將隨內閣總辭,辭去文建會主委職務,站在民間的位置,會是永遠的文化志工。
|
突然請辭的文建會主委曾志朗去年12月30日還積極宣佈將快速籌備全國文化會議。(邱榆蕙攝影/本網資料照片) |
馬英九總統連任後,政務委員兼文建會主委曾志朗並不在第一波異動名單中,但他認為已完成救火階段性任務,發出這封「告別信」,宣布離開文建會。
在擔任文建會主委兩個月當中,曾志朗企圖心十足,接任立即宣佈開始規劃全國文化會議,當時並未如信中表示只承諾在兩個月內以政務委員身分,統籌跨部會協調的職責,完成階段性任務,因而依原計畫請辭,真正原因尚待瞭解。
根據文建會公關組組長朱詠薇兩個月來與曾志朗私下聽聞的瞭解,曾志朗曾指出,以他原來擔任學術、科學、教育領域協調功能的政務委員身分,在建國百年「轉動台灣向前行」單車騎乘活動頗能發揮整合部會的功效,但以文建會屬弱勢部會的事實,當升格為文化部後,是否仍能兼政務委員身份未有先例,改制為文化部後,未來主要業務職掌為文化政策、文化資產、文化設施、文化創意產業、出版產業及電影管理等等,改制後曾志朗與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外交部與陸委會等單位主管位階平行,幾乎更沒有空間進行更有實質效率的協調整合,文化推動可能更難應是隱憂。
不過,雖然自詡要成為文化治國的領導人,馬英九總統此次重視的是財經內閣,曾治朗請辭是否層峰授意或他個人有「不如歸去」之原因,有待他返國瞭解。
曾志朗給同仁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各位親愛的同仁:
先向各位拜個晚年,祝福大家龍行大運、宏圖大展,特別是今年對文建會來說是至要關鍵的一年!其次,我要向大家說聲:「謝謝」。在文建會2個月,我看到同仁們的認真、努力、專業、勇敢,而且很重感情。雖然,本會的人事、經費預算都被定位為一個小部會,但小部會卻成就了好多大事。也許有些事件過程不盡如人意,但我很清楚知道,大家都盡全力而且是埋著頭拼了命的在做。接下主委後的一個周末,我從行政院辦公室走到文建會,電梯從1樓搭到13樓,一個人的時候思緒更清晰,望著窗外川流的人潮、車潮,有感人生就是這樣熙熙攘攘,也是紛紛擾擾。畫面再切換到,為了文化志業的推動,同仁們的辛苦和委屈,讓我非常心疼也不平,也讓我沉靜下來思考,我該如何幫助大家。
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在公部門的處事往往必須要顧慮程序的適切適法性,但法、理之外,還有情,因為太重視情感層面,感性和理性經常上演拉鋸戰,面對很多必須決策的事件,我常常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將心比心」讓我總是陷入情理兼顧的兩難僵局之中。但是,謝謝你們,過去兩個月,我們用最少的經費努力完成「轉動台灣向前行」,號召全民參與同心協力打破金氏紀錄,把台灣腳踏車王國的美譽,透過雲端傳遍世界,充分展現文建會的能量,及跨部會整合的成果,那天,我們一起完成百年榮耀的最後壓軸的盛事,是本會同仁共同的記憶,用心付出後獲得各界的溫暖與喝采,點滴在您我的心頭!
這個階段,正值本會升格文化部的關鍵時刻,當時我毅然的接下這個棒子,期以更超然的眼光、精準的執行力給予即將升格為文化部的文建會,更實質也更有力道的幫助,於是,我立即啟動了全國文化會議的籌備工作,徵詢歷任主委及學者專家的卓見,並與同仁們座談,規劃議題方向及時程,讓全國文化會議的籌備工作能夠依時程務實穩健地展開,向前滾動,匯聚民意,期兼具文化政策宣示與溝通扎根等效益。
回想起兩個月前,當我正在歐洲開會,而國內人事任命發佈後,同行人問我為什麼要接下主委一職?我笑了笑,但我心裡想的是,因為文化有難。由於夢想家事件,文建會面對排山倒海的各界指責,同仁們士氣低落、動輒得咎,我所督導的部會,處境就像風雨飄搖中的小船,我責無旁貸,於是答應在兩個月內,以政務委員統籌跨部會的職責兼任本會主任委員職務,臨危受命就是希望文化事務不要受到選舉干擾而無法正常推動,文建會轉型至文化部的關鍵發展時刻也不至受到影響。在圓滿完成榮耀百年的活動,並順利展開全國文化會議的籌備工作之際,我完成了兩個月前的承諾。明天就是內閣總辭,我依原計畫,向陳院長提出了交棒的請求,而我將繼續發揮我在學術、科學、教育的專長,在我個人的工作崗位上持續努力;也希望能從外界的視野和角度盡力協助文建會,大故宮、台灣書院、漢字申遺……,都是我會持續專注投入的志業。
我曾經和同仁們分享過,二十年前我兒子曾經使力抗拒回台灣,因為他從小在美國受教育,中文說得不好,在當時的小學受到老師跟同學排擠,還被罵是「白痴」,他心靈受到很大創傷,因此哭著說《台灣好》這首歌謠根本都是騙人,我跟他說,《台灣好》歌詞敘述的是未來式,因為,台灣很有衝勁,每天都做不一樣的事情,做了就會發生,盡了力就有成果。如今,我要跟同仁們分享,《台灣好》的結局,掌握在大家的手中,雖然無法跟著大家一起打拼,但要勉勵同仁們好好珍惜現在身處的職務,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打未來文化部的根基,也是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大家要擁有最高昂的士氣,最敏銳的文化觸覺,讓即將升格的文化部充滿希望,站在部的高度和視野,重新思考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人人都可以成為文化人,將生活美學提升至美麗新境界。
科學和人文從來不在對立面,它們應該是同根共生而非冰炭不同器,科學家該有人文素養,人文社會學家亦該有現代科學的知識涵養。我是科學家,我亦是文化人。我關心台灣的文化發展,我亦關心台灣的高等教育和學術拔尖。台灣的教育在最最關鍵的時刻,在全球社會經濟的位移中,我們的高教有機會做為東南亞海洋區域中高等教育的重鎮,但我們要能把握機會,還要有大格局,以科技、經濟,以及文化實力,展現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新貌,讓東南亞的大學服氣,而願意共同完成高教的區域整合。十二年國教,難度高,更要步步為營,只能小錯。此外,台灣書院不是孔子學院的對立體,必須要展示華人文化和台灣發展史的高度,呈現出人類文明的精華;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必須轉型,成為台灣書院的基礎,才能把台灣的數位文化精緻化,擴散到世界各地!另外,大故宮必須專案設計,提出跨時代的新博物館建築的構圖!還有五年五百億的頂大計畫,今年必須重新檢討,來年才能有重新分配的革新做為……。這些事務雖分屬各個部會,惟須跨部會方能聚合收其效,達到科教文立國的理想目標。
我會是永遠的文化志工,一如我是教育和科學的永遠志工。未來,雖然我們站在不同的位置,分屬官方和民間,但讓我們同心協力,各盡所能,只要有心,我們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做對!善用台灣科教文的堅實力量,提升台灣的社會品質和國際地位!我相信,我們有著一致的熱血,一起落實「轉動台灣向前行」的口號:「台灣向前行!世界我們來了!GO!GO!GO!」
2012年1月30日於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