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10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想到的
新網記者簡心怡中國廣東東莞特稿
2012/4/19 上午 08:20:40 / 經史子集
最近,廣東臺山剛剛舉行第10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頒獎典禮。
|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官方網站首頁。(歸鴻亭翻製) |
華語文學源遠流長,除了海外和臺灣、香港以外,大陸人口基數龐大,向來不乏文學愛好者,作家和文學界人士也巍然壯觀,應運而生的便是五花八門、名目眾多的文學獎。
但是,它們大多因為政治色彩濃厚、評選機制不透明且獲獎作品水準參差不齊而飽受詬病。
比如說,2010年第5屆魯迅文學獎的詩歌獎,頒給了武漢市官員車延高;2011年第8屆茅盾文學獎第一輪投票結果,前10名作者中,省級的作家協會主席、副主席竟然占了8位。文學獎不再是對藝術和作家的致敬,而成了官員和作家協會操縱把持的自娛節目。因此,大陸媒體和民間對文學獎的態度一直是「冷眼旁觀、閉口不談」。
2003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的誕生,可以說給沉屙不起的大陸文學獎帶來一絲清新的空氣。此獎由素來批判性極強的《南方都市報》設立,力主「反抗遮蔽,崇尚創造,追求自由,維護公正」。
這項文學獎邀請民間評論家擔任評委,採用記名投票制,並且向媒體記者開放終審討論和投票現場;它還是大陸第一個有國家公證人員參與評選全過程的文學大獎。自2003年以來,先後有史鐵生、韓少功、余光中、林白、王安憶、齊邦媛等數十位名副其實的作家與評論家先後獲得此獎。
對此,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評委會召集人、中山大學教授謝有順日前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欣慰地表示,「十年前,文學獎在中國,根本不足以成為一個公共話題,也沒有人會在設計評獎規則和保證程式公正上耗費心神;十年之後,如何評文學獎、評什麼樣的文學獎,已經成為對任何文學獎項的拷問。我不敢說這個風潮肇始於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但我相信,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所建立起來的座標至關重要。」
謝有順也抨擊當下中國文壇,再次強調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的價值所在,他說,今天純粹的行政官員都可以兼任作協主席了,專業作家都可以被號召去為三流企業家寫傳了,被主管領導召見一回就把合影照片印在書的扉頁上了,作家的個人簡歷都打上「國家一級作家」這種並不存在的稱號了,連一千冊書都賣不出去、甚至連上網都還沒學會的作家都敢嘲笑點擊率過千萬的網路作家了,這樣的文壇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和信任?
他指出,因此文壇不過是一個幻夢,文學才是惟一的真實。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要守護的是那份對文學原初的愛,對藝術近乎偏執的堅守。當庸眾成為主流,當商業和權位都可以凌辱文學,真正的藝術不應該害怕孤立。
謝有順表示,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在精神的表達上,還可以更孤立,還可以更清晰地顯露自己對一種腐朽秩序的輕蔑。就現在的情勢而言,孤立是一種價值,也是一種光芒,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不應該讓這種光芒消失。
無論這個世界在政治上有多大分歧,但是人們對文學的熱愛,以及對文學獨立理想的堅持,應該是古今中外都能彼此理解共通的。
近來,兩岸之間文學上的互動不少。從前年開始,大陸出版社便陸續引進了朱天心、朱天文、張大春、駱以軍和吳念真等臺灣作家的著作;而余華、韓寒等大陸作家的新作,也總是及時出現在臺灣的各大書店中。
如果說臺灣作家的風格細膩動人,筆法不拘傳統,善於描寫人性美好的一面;那麼余華、路遙、賈平凹、梁曉聲和劉震雲等大陸作家便是用直白樸實的語言,直接將中國農村那種生命的掙扎和堅韌、政治鬥爭中無法想像的殘酷、以及當前經濟快速發展下人性的扭曲和荒謬等,毫不掩飾地扔到讀者面前,鄙視地、卻又是無奈地、嘲笑對人類一切過於美好的想像。
比起經濟和旅遊上的泛泛往來,透過文學作品來理解大陸,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無疑為喜愛文學的人們打開新的一面窗。
中國作家協會簡稱中國作協,是大陸官方的作家組織。按照大陸「百度百科」的解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各民族作家自願結合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繁榮文學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作協下轄中國大陸各省市及地方作家協會和文學團體,負責策劃舉辦大陸官方許多文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