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舞劇成功傳揚爪哇本土文化-印尼梭羅文化行腳之六
新網記者麻念台印度尼西亞梭羅特稿
2012/9/11 下午 10:47:58 / 國際現勢
梭羅市政府為亞洲文化推展聯盟論壇成員準備的最後一個在該市的節目,是在旺古尼嘉蘭皇宮旁的廣大草坪上演出的印尼史詩舞劇《丹馬斯阿玉》(Matah Ati)的演出。
 |
印尼史詩舞劇《丹馬斯阿玉》場面輝煌,不輸任何西方的大製作。(歸鴻亭攝影) |
兩日來FACP會員忙於開會,幾乎都在住宿飯店與會議現場,抵達梭羅當日雖曾進入皇宮夜宴,僅在宴客大廳欣賞歌舞與享用美食,今日到達已經搭好的VIP看台,遠望雄偉階梯上的皇宮,整個舞台正好將宮殿外觀當成最佳的背景,兩層階梯間就是表演的廣大空間,比起張藝謀在北京紫禁城搭景演出的普契尼《杜蘭朵公主》,這露天劇場有過之無不及卻渾然天成。
從黃昏到開始入夜,許多民眾攜老扶少,開始陸續進來,圍坐在劇場前與兩旁的草坪,估計有好幾千人;許博允說,許多想看這齣舞劇的觀眾這次是遠從首都雅加達專程前來的。
 |
《丹馬斯阿玉》一場利用帷幕表現印尼梭羅重要的民俗傀儡戲。(歸鴻亭攝影) |
能夠擁有這樣實力的國級級場地來演出,終於顯示出主辦這次FACP的阿提拉的實力,她就是這齣史詩舞蹈表演作品的導演,編劇和服裝設計,1個半小時的龐大的舞蹈歌劇包括8幕17個場景,搭配最先進的燈光、音響系統,還有乾冰、燄火特效以及在舞台上表現戰爭場面的火場實景,由78位爪哇舞者和甘美蘭樂手,以及約125名專業舞者演出。
這個故事敘述在在18世紀中葉的爪哇,一個叫丹馬斯(Matah)村的年輕女孩Rubiyah,決定接受一位無所畏懼的拉登馬斯,勇敢地帶領他的軍隊戰勝不公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成為堅強的女戰士,經過16年的戰鬥,後來生下的Mangkunegaran皇族血統的後裔。
 |
這是一齣描述中古世紀印尼爪哇王子與平民少女的愛情傳奇的故事。(歸鴻亭攝影) |
這齣描述王子與平民少女的愛情傳奇的故事,在阿提拉手裡成為涵蘊印尼爪哇傳統藝術與文化創新的文創資產,舞者的服飾樣樣考究且華麗非凡,佈景更是極為多樣,使用巨幅幻燈投影在皇宮建築上的效果,乾冰噴出營造前方鏤刻道具顯現的造型,以及利用帷幕表現當地木偶傀儡戲的民俗特色,面面展示出取材自傳統但以現代科技表現的完美結合。
而從富麗堂皇、歌舞昇平的場景跳躍至戰爭場面的編排更是一個出色的舞台效果,最後勝利還朝的大隊人馬從觀眾席進到舞台,在擎天光束與燄火中達到高潮,讓每位欣賞者意猶未盡。
 |
《丹馬斯阿玉》將印尼爪哇文創成果介紹給世人,值得FACP會員取法。(歸鴻亭攝影) |
荷蘭來的Ronald Kleverland表示,看完兩天表演節目,克差舞的原始激情與今晚《丹馬斯阿玉》的規模宏大都令他印象深刻,希望能介紹給西方的劇場經紀人觀賞。
在法國巴黎任教音樂管理計劃課程的Gilles Demonet則希望將者齣舞劇介紹給歐洲的相關音樂界人士,一定可以激發出一些交流的火花。
對梭羅這樣一個城市來說,主辦國際性論壇時,展示對其本土文創實力的成就,讓參與這項已經有30年歷史的亞洲甚至世界各國藝文菁英有深刻的印象,這場國民文化外交戰,無庸置疑打得極為成功漂亮。
以台灣來說,同樣擁有許多值得拿來製作類似從傳統出發,並再創作成為現代劇場作品的題材,需要有心的文藝創作者一起努力,而且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否則下次在台北也開一場國際性的文化論壇盛會,能同樣除會議外,拿出同樣大手筆的街頭狂歡節與露天史詩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