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南島語系略窺爪哇文化異同-印尼梭羅文化行腳之七
新網記者麻念台印度尼西亞梭羅特稿
2012/9/12 下午 11:41:46 / 國際現勢
若是撇開過去填鴨教育的大中華漢民族為主的狹隘觀念,台灣其實是整個南島語系族群的一部份,與印尼爪哇一北一南。
|
自左上至右下為亞洲文化推展聯盟主席許博允、高雄市府顧問范巽綠、傳大藝術總經理周敦仁與政大創造力講座教授吳靜吉。(歸鴻亭攝影) |
根據《民族語》目前的記載,南島語系共有1,257種語言,台灣南島17種語言幾乎都是原住民族語言,包括泰雅、賽德克、布農、阿美、噶瑪蘭、西拉雅、賽夏、卑南、魯凱、鄒語與達悟語等;而婆羅語群的139種語言裡則有的印尼語與爪哇語。
資料顯示,操南島語的南島民族是由亞洲大陸而來,到台灣年代大約是6,000年前,大約5,000年前才開始從台灣南下擴散到菲律賓群島呂宋一帶,然後到婆羅洲、印尼東部,時間大約是在4,500年前。然後往東、西兩方擴散,東至馬里亞那群島,也到了南太平洋部份地區,往西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時間約在3,200年前。
因此,在這兩天欣賞的許多傳統文化活動與表演,雖然感受到異國風情,卻也有大量似曾相識的文化內涵。
阿提拉在論壇裡說過,將幾千年印尼爪哇的歷史文化轉化為以現代藝術形式呈現的表演,這些傳統素材轉化的內容可以與各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切磋交流,刺激出更多元的創作。
|
印尼梭羅市為FACP特別舉辦的街頭嘉年華四景。(歸鴻亭攝影) |
吳靜吉表示,以阿提拉曾是爪哇皇朝皇帝姪女的身份,雖然現在已經實際是平民身份,但在梭羅市,從她能動用這麼多地方政府資源來舉辦這次的FACP年會,其家族地位與權勢實力仍是不容小覷的。
而以阿提拉本身就是表演藝術工作者,特別瞭解表演者或表演團體都需要有一個舞台,而經紀表演藝術的企業家則更期望有一個中介的橋樑,FACP就是一個可以提供各國聚在一起交流分享藝文訊息,甚至成交的場域。
以這次的活動來看,包括馬來西亞《巴巴娘惹婚禮》幾乎與中國傳統婚儀沒有太大分別,街頭嘉年華的兩隻舞獅與一條舞龍也與台灣的民俗活甕見到的如出一轍,印尼史詩舞劇《丹馬斯阿玉》裡的傀儡戲場景根本與中國式的一模一樣,都顯示出系出同源的南島血脈是相通的。
而以具有原住民血統的范織欽眼裡,梭羅市贈送的許多絲巾,勾勒出來的圖案與台灣排灣或布農的織物,的確也有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
|
印尼梭羅市為FACP特別演出的史詩舞劇《丹馬斯阿玉》六景。(歸鴻亭攝影) |
傳大藝術周敦仁強調,這樣的國際論壇讓他有機會見識觀摩其他國家與地區的表演團體,不論是引進各種表演或是輸入台灣的藝文團體與節目,有助於日後開拓更多的藝術經紀機會。
高雄市府顧問范巽綠則指出,印尼將文化與教育合而為一,顯示從基礎教育開始培育文化的觀念,很值得深思取法。
台灣崑劇團團洪惟助從傳統戲曲的角度,肯定這次FACP會議的成果,他帶著兒子出席,希望讓下一代擁有對傳統藝術的國際觀,在這次的論壇與觀賞的表演藝術活動中,可以體驗台灣與印尼兩個民族體系的異同。
充滿浪漫情懷的革命家施明德則仍是一派熱情,這次與妻子陳嘉君不談抗議、沒有悲情,帶著兩個美麗的小女兒一起以渡假的心情參加這個FACP的國際論壇。
當然,幾千年的分流,生活習俗都有太大的變化,短短兩日的觀察,指能從傳統文化演變的表演藝術過程中追尋兩種文化間異同的蛛絲馬跡,再吸取其中的養份,成為創作出跨文化的文創作品,在這方面,雲門舞集林懷民的不少作品可意窺見這種又算異國文化也是一脈相承的斧鑿。
許博允為這個進行30年的亞洲文化推展聯盟今年能在梭羅舉行,通過會議的交換意見,努力嘗試影響亞洲各國的政府與民間,願意嘗試進行跨國的文化合作,就是該會最大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