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春夢"到"雨夜花" 詞曲創作家周添旺紀念特展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2012/10/11 下午 03:49:35 / 文化藝術
台北市文化局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河邊春夢-周添旺先生紀念特展」,紀念周添旺為台灣流行音樂界做做的貢獻,今日開始展出。
|
周添旺長子周宜文述說其父為臺灣藝文界留下了豐富的音樂文化資產。(歸鴻亭攝影) |
周添旺曾寫過《月夜愁》、《河邊春夢》、《秋風夜雨》等歌曲,其中為最膾炙人口、至今大家仍朗朗上口的一首歌曲為《雨夜花》,該曲由周添旺寫詞,鄧雨賢譜曲。
文化局副局長林慧芬表示,台灣歌曲是大家對台灣的共同記憶,這些歌曲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文化風情,而周添旺所寫的歌曲更是大家的共同記憶,他的歌曲為臺灣留下了最具有特色的豐富文化資產,藉由的此次的紀念特展感念周添旺對台灣流行音樂所付出的心血和貢獻。
出生於日據時代的艋舺,也就是現在萬華區的周添旺,年輕時喜歡詩詞的背誦,為他日後的作詞功力奠下基礎。但因當日本政府解除禁止唱台灣歌謠的禁令後,加入當時臺灣最大的唱片公司古倫美亞(現稱「哥倫比亞唱片」),開始活耀於台灣流行音樂界。
周添旺的長子周宜文以及孫子今日也到達展覽現場,周宜文表示,感謝大家至今依然這麼擁護父親,大家都覺得父親已經創作了很多的歌詞和歌曲,其實若不是當年仍處於日據時代,父親會有更多的台灣音樂創作作品。
|
周宜文(右)手持《雨夜花》手稿站在其父親1930年代服務於古倫美唱片會社的留聲機前;策展人鄧泰超為鄧雨賢長孫,播放兩位長輩共同合作的《春宵吟》蟲膠曲盤。(歸鴻亭攝影) |
周添旺不只是為臺灣藝文界留下了豐富的音樂文化資產,更可說是開始進行有聲創作的先鋒者,並且不斷求新求變,從創作之初的《月夜愁》便打破舊有七字成句的不成文規定,開啟臺灣流行歌謠自由創作的高峰期。
台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范宜善認為周添旺的歌曲是已超越流行,到達藝術境界的作品,現代的年親人仍然熟知周添旺的《雨夜花》、《月夜愁》,表示他所作的歌曲是跨時代的創作,非常具有藝術價值,希望透過此展讓年輕人了解到周添旺對音樂的熱情。
文化局表示,周添旺曾擔任大型唱片公司的文藝部長,並於那段時期致力於吸收世界各國音樂創作精華,並且加以改編成具有臺灣在地特色的歌謠;他的新穎文化思維,成功啟迪臺灣人民欣賞音樂的文化素質,滋潤了身處在悲歡歲月中的臺灣人心,他對臺灣本土創作流行音樂界有著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