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見識閩台民俗血脈同根同源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5/8/15 下午 11:19:36 / 兩岸關係
談到歷史老街,讓民眾能充份認識時代發展之脈絡,台北的迪化街、剝皮寮,新北九份,桃園大溪,新竹湖口,彰化鹿港,台南安平到屏東恆春等上百處,如何保存再生,自1994年當時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向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時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迄今超過30年,成果有待檢視。
 |
福州三坊七巷的夜晚是值得一遊的民宿景點。(歸鴻亭攝影) |
2015年中國公布第1批30處歷史文化街區,福建省福州市從明朝開始初建,經過明、清兩代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占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後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此處是值得與台灣同類老街比較的案例。
 |
即將到來的中秋,燈謎已經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出現。(歸鴻亭攝影) |
三坊七巷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城中心歷史文化街區,更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里坊街區,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稱的文化縮影場所,完整地保存了唐宋里坊制的傳統格局,此地曾歷經民國時期將最南側的光祿坊、吉庇巷和最北側的楊橋巷擴建為馬路,因此現在保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然後市委書記為習近平的1993年福州市政府與香港潮裔商人李嘉誠旗下公司簽訂三坊七巷街區的房地產開發合同,計劃保護其中的42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餘建築和用地均拆遷更改為高層住宅小區,導致三坊七巷西北角大片區域遭嚴重毀壞。這是被破壞的經過,2006年起終於陸續進行保護修復工作2013年三坊七巷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部分建築增補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015年評為5A級景區。
 |
三坊七巷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里坊街區。(歸鴻亭攝影) |
經過許多教訓才建立公權力進行保護,台灣古蹟之管理維護也是到2012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古蹟管理維護辦法,類型屬城郭、關塞、碑碣、牌坊、墓葬、堤閘、燈塔、橋梁或構造物之殘跡者給予保護,許多傳統老厝由於後代為改建獲利能大,自己頗壞拆除者多有所聞,目前法令級為周全才能遏止各種讓寶貴歷史估基永久消失的憾事。
 |
街區裏面有許多名人故居值得緬懷。(歸鴻亭攝影) |
歷經數百年歷史目前大部分建築仍保存完好的三坊七巷,街區裏面有許多名人故居值得緬懷,「三坊七巷一條街,半部中國近代史」,在這裡生活過的聲名顯赫之士,包括明代臺灣總兵甘國寶、清代船政大臣沈葆楨、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民國初年前後維新變法的林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林文、林覺民,思想啟蒙的嚴復以及新文化運動的林紓、冰心等;台灣則也保留許多值得懷舊的如政治的士林官邸、草山行館、孫運璿、李國鼎故居,學界殷海光、林語堂、梁實秋、錢穆、胡適故居等,但都分散是區隔處,難以如三坊七巷的集中。
 |
清朝末代進士反割台5人上書滿130年,麒後才有康有為、梁啟超等的「公車上書」。(歸鴻亭攝影) |
進入南後街前的林覺民與冰心故居,是最為令人心靈悸動的老宅,使人想起早年教科書裡的林覺民參加革命從容就義前給妻子的訣別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隂間一鬼。」對比目前台灣搞罷免的年輕人,對自己同是島內政治立場不同族群窮凶惡極的態度,若是真的中國武力攻台,這批年輕人真能如林覺民衝在第一線為自己的理念捨命抵抗嗎?
 |
林覺民參加革命從容就義前給妻子的訣別書,複件在此可以一讀,足以使人潸然淚下。(歸鴻亭攝影) |
而探尋史書記載,三坊七巷亦與台灣有所淵源,板橋林家的姻親幾乎涵蓋了近代三坊七巷的所有世宦大族,與陳寶琛、王仁堪、林則徐、沈葆楨、嚴復等名門皆有聯姻,林家大房林爾康的夫人陳芷芳是陳寶琛之妹,育有子女五人,二子林熊祥娶舅父陳寶琛四女為妻,長女林慕安嫁給兩江總督沈葆楨之孫、貴州巡撫沈瑜慶之子沈成棟,二女林慕蘭則嫁給嚴復之子嚴琥。因此,要切斷閩台親人血脈關係豈不是《左傳》所言數典忘祖的行為?
政治是短暫的,短暫性反映在選舉結果、政黨輪替、以及領導人的任期限制上,文化歷史則是永恆的,歷朝歷代更迭後史家如喙之筆自會有公正的評價,參觀三坊七巷見識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情結,值得細細思考台灣如何在目前國際詭譎情勢下,維繫和平才是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