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斐陳香伶"奇逸融通×戀戀紅塵"藝術雙個展台北福華沙龍開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5/10/4 下午 06:19:11 / 文化藝術
由台北福華沙龍主辦的「奇逸融通×戀戀紅塵」雙個展,即日起至10月28日於福華飯店2樓福華沙龍展出,邀請台灣美術院院士梁永斐與陳香伶共同呈現45件作品,將展至28日。
 |
台灣美術院院士梁永斐與陳香伶共同舉辦「奇逸融通×戀戀紅塵」雙個展。(歸鴻亭攝影) |
策展人黃冬富說明,這場展覽雖然兩位藝術家的展覽命名不同及藝術創作語彙各異其趣,但只要細品他們的創作皆可見隱涵東方的文化底蘊及思維:梁永斐以東方的書法變異,在宣紙上揮灑出文人的氣度,轉換成西方的抽象畫境;陳香伶則是以清朝刺繡為創作載體,藉由寫實油畫技法細緻描繪,體現臺灣傳統女性的愛戀和壓抑,兩人皆以各自擅長的創作媒材及技法、各自「觀照本我」、「自我覺察」、「突破創新」、「豐富生命」,以「東西融合」展現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彼此「相互輝映」、「異同合一」。
 |
梁永斐書法創作40多年不輟積極創作追求突破。(歸鴻亭攝影) |
梁永斐表示,自己的書法創作40多年不輟,從碑帖學養到西方現代繪畫吸收,逐步內化出兼具現代感與文化底蘊的風格,並致力於突破傳統規範,將字視為造形藝術。60歲以後他對人生看法很不一樣,過去他以一個公務人員的身分,要專注創作是不容易的,所幸獲得許多人的支持與幫忙,才能持續精進藝術。在即將屆齡退休之際,他將漸漸從藝術行政轉為藝術創作,再創人生另一個轉捩點,創作更多作品。過去無論是為藝術家服務,還是自己從事藝術創作,看到許多企業家的無私奉獻,呼籲台灣的企業界持續幫助藝術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留在台灣發展,創作更好的作品。
 |
陳香伶的藝術創作之路並不順遂,一路走來有很多貴人相助。(歸鴻亭攝影) |
陳香伶指出,她的藝術創作之路並不順遂,長期以古物與刺繡意象為創作題材,透過繪畫的畫筆與一針一線的呼應,反映女性在傳統價值與現代處境間的矛盾,在近期創作中聚焦於繡品,藉由細緻分層描繪,呈現父權體制的沉重與女性意識的抗衡。她是單親媽媽,必須兼顧家庭跟創作,十分不容易,還好一路走來有很多貴人相助。她特別感謝梁永斐願意提攜後進,跟她一起舉辦畫展,完成她從小就想在福華沙龍辦展的心願。
 |
臺灣美術院院士參觀「奇逸融通×戀戀紅塵」雙個展。(歸鴻亭攝影) |
梁永斐現任文化部參事,自幼習書法已50多年的功力,參加國家考試及格後,一路從基層做起,曾擔任過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管理處副處長、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等職務,雖服務公職40餘年,肩負行政重任,多年推展書藝美學曾到國內的12個縣市的美術館或文化中心辦理13場次的全國巡迴展,並遠赴英國「倫敦亞洲藝術週」及法國巴黎的大皇宮參展,他深深體悟「人生朝露,藝術千秋」的哲理,他堅持要成為一位優異的藝術家,積極創作追求突破,展現書畫相融、東西對話及長年修煉的文化格局與藝術新境。
 |
「奇逸融通×戀戀紅塵」雙個展現場。(歸鴻亭攝影) |
陳香伶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和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自幼因藝術天份備受矚目,就讀臺南女中高三時即以全國第1名的優異成績推甄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美術系3年級時就榮獲全省美展(現為全國美展)西畫類首獎,亦是臺灣唯一榮獲兩屆奇美藝術獎肯定的女性藝術家。曾在國內的畫廊、美術館、國立文化教育機構及各地的文化中心舉辦多次個展,深獲好評與肯定,多年來也參與了國內外數百次的聯展,展覽足跡遍及美國紐約、法國巴黎、義大利威尼斯、中國、日本、南韓、印尼、泰國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