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終貧富懸殊 公務員最高年終領48萬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2012/12/24 下午 05:42:56 / 電子政府
年關將近,又到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節,有人年終獎金領百萬,有人卻苦哈哈的連一個月年終都拿不到,立法委員許忠信批評,在不景氣的情況下,國營事業用各種名目提高年終獎金,公務人員可領4個月以上,官股民營的銀行可以拿到5個月的獎金,叫民眾怎能不生氣。
 |
立法委員許忠信批評國營事業用各種名目提高年終獎金,不符社會正義與公平原則。(歸鴻亭攝影) |
許忠信表示,目前國營事業和官股銀行都「沒有」年終獎金制度,但員工以「考核獎金」和「績效獎金」的名目拿了4.6個月的年終獎金,不但超過軍公教人員年終和考績獎金的發放標準,也大幅超越一般民眾的年終獎金所得。
以經濟部所屬的5家國營企業的考核獎金2個月為上限,許忠信說,若考核獎金年年都有兩個月給員工,顯示企業對員工考核過於寬鬆;台電、中油、台糖、台水和漢翔在2011的績效獎金分別發放2.6、2.6、2.5、1.9及1.79個月,不論業績好壞,員工人人有得領。
 |
許忠信表示國營事業和官股銀行都以「考核獎金」和「績效獎金」的名目領取超越一般民眾的年終獎金所得。(歸鴻亭攝影) |
經濟部國營會第一組組長李少儀則回應,國營事業的獎金制度是一體適用的,有背負「政策任務」的企業,例如研擬油電緩漲的策略造成國營事業虧損的情形,經員工試算虧損情況,若有轉虧為盈的現象,可以依照員工的貢獻度發放績效獎金。
台電人力資源處處長李玉村表示,台電和中油的薪資差不多,因為年資比較高的員工可以享有比較高的薪水,約6、7萬,大專畢業的領3.7萬元,雇用人員則是2.7萬元,不是每個人都領6、7萬元。
許忠信批評,6萬乘上4個月也有24萬元,7萬乘以4則有28萬元,以台電為例,今年雖然預估將虧損847億元,但員工年終獎金平均仍可領到24萬元,超過台灣近百萬月領22K受雇者的年薪,若因政策的不確定因素任意調整年終獎金,實在無法接受;而國營事業也不應把「政策任務」當藉口,在時局動盪的社會裡,公務人員的獎金就不應該超過1.5個月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