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有庠科技獎今年27人獲獎 5得主摘最高榮譽"有庠科技講座"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5/10/13 下午 07:02:52 / 卓越菁英

 遠東集團與徐有庠紀念基金會主辦的「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今(13)日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行,表揚27位科研菁英,總獎金達1,570萬元,共有27名獲獎,其中5名得主獲得最高榮譽的「有庠科技講座」,每人可獲新台幣150萬元獎金。

「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5位得主。(歸鴻亭攝影)
 本屆最高榮譽「有庠科技講座獎」共有5位得主,分別為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邱士華副院長(生技醫藥類):運用iPSC技術分化視網膜上皮細胞,完成台灣首例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細胞治療移植,開創國內幹細胞治療新頁。中央大學孫慶成教授(光電科技類):提出享譽國際的「孫氏模型」精進體積全像光學與LED設計,協助數十家企業提升產品精準度,締造全球紀錄。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綠色科技類):推動近自然工法改善海岸環境,並致力於浮式風機技術開發,引領台灣綠能新方向。清華大學教授賴志煌(奈米科技類):協助台積電量產全球首條MRAM產線,並開發高效CIGS太陽能電池製程,提升綠能轉換效率。臺灣大學教授陳良基(資通訊科技類):領導團隊開發全球首顆3DTV SOC晶片,創建晶片實現中心(CIC),培育台灣半導體人才,推升國際能見度。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副總經理楊雅森致詞。(歸鴻亭攝影)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副總經理楊雅森表示,遠東是多元化經營的集團,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設立徐有庠紀念基金會,並創立有庠科技獎,至今已邁入第23屆,累計頒發522個獎項、新台幣2.2億元的獎金,成為台灣科研界最具指標性的獎項之一。

 徐有庠紀念基金會由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於2001年創立,以紀念其父徐有庠先生,並以「科技與創新」為宗旨,長期投入支持台灣科研發展。基金會自2002年起舉辦「有庠科技獎」,每年提供約新台幣1,500萬元獎金,鼓勵學者長期深耕、推動產學合作。

有庠傑出教授獎7人。(歸鴻亭攝影)
 基金會表示,台灣能在全球科技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靠的正是研究與創新的力量。「沒有科技研發,就沒有今天的台灣;沒有不斷創新,就沒有台灣的未來。」基金會相信,唯有全力支持科研人才、深化國際交流,才能讓台灣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持續發揮關鍵影響力。遠東集團董事長董事長徐旭東指出,企業的成長與國家的科技實力息息相關。遠東集團自創立以來,從紡織起家、跨足多角化經營,始終以科技應用與創新精神為核心,這正是基金會延續的理念與精神。

「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行。(歸鴻亭攝影)
 本屆「有庠科技獎」評審委員會由中央研究院吳妍華院士擔任主任委員,並邀集多位院士及大學教授參與,歷時半年、三階段審查,從眾多優秀研究中遴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科學家,實至名歸。徐有庠基金會期望,藉由頒獎典禮與發布會的舉辦,不僅讓科研成果被看見,也能吸引更多企業與社會資源投入科學研究,共同為台灣的科技未來奠基。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卓越菁英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25/10/13 下午 07:02:52
關鍵字:徐有庠,科技獎,楊雅森,邱士華,孫慶成,許泰文,賴志煌,陳良基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11位換心人存活30年 振興醫院亞洲最強
醫療保健 2025/10/7 上午 11:48:1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KSO×TPO 跨界"無界搖擺"衝破音樂疆界亞洲首演
文化藝術 2025/10/8 下午 06:10:10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中央大學命名恆春小行星 歡慶恆春建城150周年
天文地理 2025/10/11 下午 06:53:53
國父紀念館與金鐘獎歷史軌跡 響應"國際女孩日"
文化藝術 2025/10/11 下午 06: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