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舊文學史論述學者"黃得時全集"今發表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2/19 下午 01:08:49 / 經史子集
國立台灣文學館策劃出版的《黃得時全集》2卷11冊,今日在台北市紀州庵舉行新書發表會,30多位親友與會。
 |
黃得時的次女黃梅珍(右二立者)代表家屬感謝台文館耗費10年完成2卷11冊《黃得時全集》。(歸鴻亭攝影) |
《黃得時全集》主編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江寶釵表示,這套全集從2000年開始策劃,到2003年基本資料完成,但是一直苦無出版經費,歷經許多波折,感謝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的全力支持,終於在2013年出版。
江寶釵指出,在編纂時遭遇許多艱辛,甚至有人質疑應否出版,但當克服困難出版後,大家都肯定這套全集的價值,是很令她欣慰的。
黃得時的次女黃梅珍代表家屬感謝台文館耗費10年終於完成全集,回憶他的父親記憶中每天除了吃飯時間之外,幾乎都在書房讀書寫作,還曾經花兩萬元買一套叢書,而當時4萬塊已經可以買一間屋子,可見他是把書當成比黃金還珍貴的寶藏。
黃梅珍特別提到八七水災時,有3千多本書來不及搶救被水淹掉,讓她的父親十分心痛;一本本清理放在屋外曬乾時,鄰居的兩位親戚小孩竟撕下書頁折飛機射,讓她父親好生氣;而今天這兩位當年調皮的孩子都已成人,也都來參加這場新書發表會。
目前任教台灣大學,算是黃得時晚輩的李隆獻教授則極為感謝台文館的付出,因為台大中文系都沒有能力替自己系裡的老教授出全集,
 |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隆獻(右立者)代表台大中文系感謝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黃得時全集》,中為台文館館長李瑞騰、左為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江寶釵。(歸鴻亭攝影) |
李瑞騰指出,台文館是四級單位,每年只有不到兩億預算,今年又被統刪10%,其中3分之1經費是人事管銷,能夠用在館務發展的錢實在不多,《黃得時全集》來自於黃得時教授於生前將多數手稿及藏書進行捐贈,而家屬在其過世後秉其遺志持續捐贈而終至完整,終能出版使這些珍貴且重要的文獻史料得以面世十分欣慰。
《黃得時全集》11冊,總計7,651頁,收集了黃得時教授發表的中日文章,包括漢詩、詞、曲及新詩、小說及劇本,他也大量改編兒童文學,並從事中國文學、臺灣文化及日本漢學研究,包括《創作卷一:漢詩、中文隨筆》、《創作卷二:日文隨筆(上)》、《創作卷三:日文隨筆(下) 》、《創作卷四:臺灣文學隨筆》、《創作卷五:兒童文學(上) 》、《創作卷六:兒童文學(下) 》、《論述卷一:中國文學研究》、《論述卷二:臺灣文化(上) 》、《論述卷三:臺灣文化(下) 》、《論述卷四:日本漢學研究(上)、》《論述卷五:日本漢學研究(下) 》。
1909生的黃得時,新北市樹林區人,是在臺北帝國大學習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的少數人,曾被選為國家科學會胡適講座教授、並獲「中國語文學術紀念章」、「臺灣區第九屆資深優良文藝工作者榮譽獎」,一生除獻身新聞事業,也是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長期接受國科會的補助,完整地寫下一本日本漢學研究史,還另纂《百年來日本漢學名著提要》,以及無數散篇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