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客家桐花祭暖身 "一桐採茶趣"土城鐘氏茶園舉行
新網記者林富貴台北特稿
2013/4/13 下午 09:12:24 / 民俗古蹟
由新北市客家局主辦的2013新北市客家桐花祭暖身活動「一桐採茶趣」,今在土城善息寺旁的鐘氏茶園舉行,吸引來自加拿大、德國與臺灣地區逾百人參加;新北市客家局長彭惠圓、土城區長邱武全特地到場,並全程參與採茶體驗與彩繪活動。
 |
新北市客家局長彭惠圓(右)與土城區長邱武全一同體驗採茶趣。(林富貴攝影) |
鐘家從清朝鐘登開始五代製茶,茶園傳承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而73歲的鐘義信為第四代傳人,今日特別率領鐘家10多位子女婆媳出動,將120位民眾分3隊帶開進行採茶教學和導覽,示範如何摘採一心二葉,並帶大家認識媽祖田的茶樹「青心柑種」,再一品青心柑種製成的蜜香紅茶、文山包種茶、碧螺春;鐘義信以他的祖父傳承下來的百年老茶園為引子,帶領民眾認識周邊的古厝奇樹、桂花林、龍洞等鮮少人知的土城私房景點,讓報名參加的民眾驚喜連連,直呼「原來土城不只有工業區、看守所,還有這樣有趣的地方。」
來自德國的Tobias也與女朋友一起參加本次活動,Tobias表示,這是他來台灣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能夠帶著斗笠當茶農,彩繪桐花,當起半日茶農,參加茶園採茶活動,並聽著導覽人員用心解說茶的小知識,真的非常有趣。
 |
記者朋友們也開心體驗採茶的樂趣。(林富貴攝影) |
鐘義信指出,媽祖田的茶樹品種以「青心柑種」為主,葉呈橢圓形,葉肉稍厚,葉質軟滑富彈性,葉色濃綠多光澤,製茶品質部分成茶形狀緊結、色澤濃綠香氣高,滋味甘醇,目前以三峽、土城為主產地。而青心柑種依據發酵種類不同可製成不同的茶。不發酵可製成綠茶、碧螺春;半發酵可製為文山包種;全發酵可製成蜜香紅茶。而製茶過程至少需7道步驟,耗時至少18小時以上,相當費工。民眾今日參與的第一步驟「摘採」指的是採「茶菁」,以葉肉肥厚色呈淡綠色的一心二葉的較佳,過去茶園面積大時多利用機器摘採,但也因此無法分辨嫩葉、老葉,品質較人工採為低。
而第五代傳人鐘協衡則帶領民眾前往鐘家古厝,鐘協衡說,該古厝為百年三合院,它伴隨著茶園和鐘家一同傳承至今,由第一代清朝的土牆、光復時代造的石牆、到民國50多年磚牆合併而成,為台灣現存少見的古厝。正廳是以土漿搥打成牆,厚度約60公分,而正廳左右增建石頭厝,係以本地山石打造,再連接磚造房屋,配上在台灣已沒有廠商生產的日本黑瓦屋頂,可從中看到各年代的痕跡。
 |
彭惠圓秀出剛完成的彩繪作品。(林富貴攝影) |
鐘協衡表示,過去土城礦產發達,就連善息寺座落的山區也出煤,而善息寺一帶過去是煤礦坑道的入口,舊地名也就稱為「坑頭」,以前住戶生活較苦,會在此偷挖煤炭再挑至市集出售,因此當時可見一家大小出動擔煤賣的情境,善息寺周邊有約8處小坑,為當時偷採的證據,而這大龍洞是在當時經過申請核可的礦坑,同時也是媽祖田最高的水源地,洞內泉水潺潺,常有蛙鳴、蛇類出沒。他最後帶大家來到善息寺前廣場品茗並聽導覽人員說明茶的奧妙,在此靜心品味著有機栽培的蜜香紅茶、文山包種茶、碧螺春,享受一杯好茶在口中回甘、口齒留香,搭配山間風光的美景,非常愜意,主辦單位隨後也安排最熱門的桐花彩繪活動,大朋友喝茶、小朋友玩彩繪,大家臉上都露出愉快的笑容。
一桐採茶趣只是桐花祭暖身活動,本月27、28日的2013新北市客家桐花祭主軸活動中,將會有更豐富的活動等待您的參與,屆時桐花紛飛新北各區,有興趣的民眾可一同前往欣賞桐花之美。相關活動資訊可上
「新北市客家桐花祭─2013新北桐樂會」活動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