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國研院儀科中心完成福衛5號航太鏡片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4/16 下午 04:43:54 / 科技新知

 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突破大口徑非球面鏡技術瓶頸,完成福衛5號航太鏡片,品質與歐美先進國家並駕齊驅,可望提升國內產業升級發展。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陳良基接受本網訪談國內自主發展的福衛5號航太級鏡片成功自製過程。(歸鴻亭攝影)
 我國高科技設備自主再創里程碑,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陳良基今日表示,該院儀科中心已經成功發展出寬度達466mm的航太鏡片,除了是航太鏡片技術的大突破之外,還可將技術應用到半導體產業,不必再借重他國技術降來低製造成本,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陳良基指出,這項科技突破之後,我國已擠入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德國、俄國和中國等航太鏡片科技強國之林,台灣的精密光學排行拉升到全球第8名。

 儀科中心光機工程組長許魏耀博士指出,雖然韓國能製作比我國還大的鏡片,但是其技術目前只能在地表上使用,我國已可使用於太空。

自左至右為計劃主持人許巍耀、陳良基、儀科中心主任葉哲良。(歸鴻亭攝影)
 許魏耀說,2004年於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的福爾摩沙衛星2號,搭載60公分的太空相機鏡頭,但該鏡頭是外包給法國EADS AstrIUm公司所製造的,我國當時並未擁有相關技術,經過1年多的努力,儀科中心研發出來的航太鏡片經過了太空重力變形的檢驗,冷熱衝擊從負35度至65度共2,000次測試,並且確認可以連續5年曝曬於太空高能輻射之中,再加上15G抗震測試,還有附著力檢驗,我國已成功取得1公尺大口徑鏡片開發技術,該鏡片拍出來的影像,可從台北101頂樓往下看到地面上的螞蟻頭部。

 儀科中心主任葉哲良博士也表示,這項技術除了能夠使用在航太科技之外,對於我國半導體科技和天文望遠鏡的研發也會有火車頭的領導作用,如果其技術運用到相關產業之上,保守估計可以有100億以上的經濟效益,甚至因為是本國技術,更可以降低相關製造成本,讓產品更有競爭力。
頻道:資訊科技 分類:科技新知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3/4/16 下午 04:43:54
關鍵字:國研院,福衛,航太鏡片,陳良基,光學,太空,半導體,天文望遠鏡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今日開幕
文化藝術 2025/4/11 下午 04:03:00
總獎金370萬元 2025臺灣文學獎4/15受理報名
經史子集 2025/4/11 下午 0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