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聯盟對台灣死刑議題都更爭議人權現況報告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3/4/23 下午 01:15:37 / 人權社會
昨日台灣才執行6名死刑犯槍決,台灣人權促進會今日與立委尤美女、蕭美琴公布由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人權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FIDH),針對台灣人權現況進行調查的報告書。
|
立委尤美女公佈國際人權聯盟針對台灣人權現況進行調查的報告書。(歸鴻亭攝影) |
尤美女針對指出由國際人權聯盟前副主席Danthong Breen、印尼非政府組織KontraS研究員Kencana Putri、FIDH亞洲部主任David Knaute等3位代表去年11月來台進行的調查報告「台灣,不為人知的一面?」(The Hidden Face of Taiwan),說明該組織對台灣政府的人權成績提出批判的內容,尤其是日前法務部再執行死刑,及華光、紹興等社區面臨迫遷問題倍受抨擊。
「臺灣,不為人知的一面」報告書內容指出,台灣歷經70年代經濟起飛、80年代末期民主改革,目前正歷經重大法律變革的過程,雖解嚴至今已超過25年,但強制拆遷、奪取土地以及死刑等粗糙政策,正是威權時期遺留下的產物。此外,就原住民土地保存的部分,國際人權聯盟建議,《環境影響評估法》所引起的爭議應該迅速改善,同時立法保障原住民的財產、文化與宗教。
尤美女質疑,聯合國人權專家3月1日發表83點一般性意見後,未做努力與改進;依據2公約的規定,定讞的死刑犯有權利要求赦免或減刑,但法務部卻在上星期逕自執行死刑,引起國際譴責。
蕭美琴表示,對於歐盟國家關切的死刑議題,台灣國內社會並沒有達到一定的共識,然而政府卻不願主動與民間對話、溝通,減少民眾對廢除死刑的偏見和恐慌。她說,台灣是人權立國的國家,政府應該要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接受國際人權團體的批評和指正,將台灣人權現況與國際接軌。
|
「臺灣,不為人知的一面」報告書內容指出,死刑議題與都更爭議引起國際譴責。(歸鴻亭攝影) |
除了死刑議題外,人權報告書也建議重新審查《都市更新條例》,並且立即停止具爭議性的都市開發計畫,確保人民免受強制拆遷以及2公約所保障的居住權。
這部份包括華光社區將於明天清晨面臨法務部另一波強拆作業,政府應該要積極設定透明合理的協商管道和完整的替代安置辦法,以民法對居民提出訴訟並且強制拆遷的手段有違兩公約中對居民居住權保障的精神,另一方面,在政府國土活化的政策下,紹興居民被強制驅離,並且要求每戶居民賠償近百萬的不當得利,相當不合理。
台灣政府2009年自願批淮聯合國兩項重要人權公約,並在今年2月底完成初次國家人權報告審查程序,透過這份人權報告的發表,國內外人權團體要求政府正視目前台灣最迫切的人權侵害問題,傾聽公民社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