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尊重女性生育主體角色 多元生育制度不可少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5/9 下午 05:12:47 / 孕前產後

 今日立委林淑芬、尤美女、田秋堇、林世嘉在母親節前夕的召開記者會,呼籲尊重女性做為生育主體的角色,政府應提供產婦更多元、更友善的生育制度。

4位女性立委呼籲尊重女性做為生育主體的角色,政府應提供產婦更多元、更友善的生育制度。(歸鴻亭攝影)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表示,目前的接生人力主要以婦產科醫師為主,有7成的產婦在醫院生產,3成在診所,僅少數在助產所或由助產師進行居家分娩。台灣有500多人取得助產師的資格,卻只有4人執業,明顯浪費助產人力。衛生署應針對產房接生與照護不足的人力現象,研議如何重用助產師,充實產房人力,改善國內的生育環境。

 立委林淑芬也說,她經友人介紹找了婦產科名醫,但醫生病人太多,一直無法待在病房處理她的狀況,直到胎兒都已經卡在產道,醫生才趕來進行會陰切開術,最後發現小孩嚴重吸入胎便,必須住進加護病房。她認為,產婦應有多元生產選擇,助產師居家接生胎兒即是一種選擇。

居家生產的梁莉芳非長滿意選擇居家生產的方式。(歸鴻亭攝影)
 林淑芬指出,荷蘭在家生產反而是主流,但台灣只能在醫院生產,而且生產越來越「醫療化」,雖然現在有許多號稱「客製化」的生產選擇,但不是每個產婦都能享受那樣高水準的服務,因此呼籲國內應提供更多元的生育選擇。

 她說,台灣生產制度充滿問題,除了人力嚴重不足之外,生產流程也缺乏嚴謹的程序,導致產婦只能在病床上忍受無助,希望台灣的生育制度能夠改革,讓孕婦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生產方式。

 受惠於助產師協助,獲得美好生產經驗的婦女新知基金會主任陳玫儀表示,她因為胎位不正必須剖腹生產,在跟醫生溝通後,由先生及助產師陪同進入開刀房。她在生產過程中,聽到儀器的聲音,心裡感到很不安,助產師就在一旁說明情況,讓她了解情況,也順利生產。

林淑芬、尤美女、田秋堇、林世嘉4位女性立委建議政府應在醫院推行多元生育制度措施,給予婦女友善、多元的生產環境。(歸鴻亭攝影)
 居家生產的梁莉芳說,許多女性應該都跟她一樣,看過關於生產衛教影片就對生產有恐懼的感受,因此她懷孕後就在思考不一樣的生產方式,在懷孕後期接受專業助產師的諮詢,獲得許多在家生產的知識,因此決定在家生產,在臥房生下孩子,整個過程感到非常愉快,因此取名叫「家生」。

 台灣僅有少數醫師大力支持友善生產的措施,醫界與助產界曾提出「生產計畫書」的作法,做為產婦與醫師、助產師的溝通工具,然而大多數醫師並未採用此一措施,建議政府應在醫院推行此項措施,給予婦女友善、多元的生產環境。
頻道:親子銀髮 分類:孕前產後
專題:范詩敏 日期:2013/5/9 下午 05:12:47
關鍵字:林淑芬,尤美女,田秋堇,林世嘉,生育,助產,剖腹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范詩敏報導
范詩敏報導列表
"阿斯匹靈國際聯展計劃"探索旅行各種方式
文化藝術 2013/12/27 下午 08:31:2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總獎金370萬元 2025臺灣文學獎4/15受理報名
經史子集 2025/4/11 下午 02:14:10
戴含芝高瀚諺打擊樂獨奏會"Inception"6月登場
文化藝術 2025/4/9 下午 04: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