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蟾蜍山"煥民新村" 藝文團體"蟾蜍行動"全力出擊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9/7 下午 09:14:27 / 民俗古蹟
台北市區的一座被稱作蟾蜍山的小偏山裡,幾個垂垂老矣的老人家,在老式的「煥民新村」眷村門口閒聊著,這種靜默而自然的景觀,成為當年導演侯孝賢《尼羅河女兒》的拍攝場景。
|
藝文界團體齊來聲援「煥民新村」,現場以彈蟾蜍的遊戲,來啟動為期一周的藝術行動。(范詩敏攝影) |
蟾蜍山是目前台北市唯一僅存的山城眷村,近來卻傳出土地所有權人台灣科技大學,要將土地收回開發建停車場。電影人王耿瑜、「好蟾蜍工作室」以及大安學府里,將從今日起,發起為期一周的「蟾蜍行動-鄰里起『哄』」行動,希望保存這塊淨土。
侯孝賢對此表示,「煥民新村」是個有歷史軌跡的獨特聚落,應該要保持原貌,希望政府能夠將這個區域移作藝術展演,或是戲劇拍攝用途,不要輕易拆除。他認為,都市更新並不一定表示要拆除老舊建築,許多國家都是會同時保存老建築,才新蓋新的建築,否則我們的都市更新,不僅城市的文化、時間感散失了,連人情味也沒了。
侯孝賢原本預計,今年10月份要帶著他指導的金馬學院學員,回到這裡拍片,希望這麼一個特別的地方,不要就此消失了。
|
導演侯孝賢說,今天他的穿著正好和26年前在蟾蜍山拍片時完全一樣,圖中為當時的照片。(范詩敏攝影) |
台灣大學城鄉所副教授康旻杰指出,連香港的建築雙年展也看上了蟾蜍山獨特的人文風情,本想採用山裡的「煥民新村」,成為繼巴塞隆納、倫敦之後的展場,假設此地被拆除,是不是就喪失了躍身國際的大好機會?台灣科技大學的設計科系一向在國際比賽當中屢獲佳績,是不是可以請校方多加考慮,讓學生親自體會這個地方的老味道,說不定可以刺激更多創新的好元素。當藝術和真實性交互磨合之後,也可以為這裡的居民注入新生命。
位在公館蟾蜍山腳下的「煥民新村」,興建於1952年,居民多為空軍作戰司令部眷戶,藝人費玉清和張菲都在這裡成長,歌手伍佰剛從嘉義北上打拼時也曾落腳於此。除了原本的39戶住戶被安置外,其餘都面臨遷移危機,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居民,實在捨不得就這樣離開,這一次在藝文團體的號召之下,接下來的一個禮拜,都會在這裡舉辦活動,空屋內也有不少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欣賞,也多多認識老建築的美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