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薌劇調歌仔情 大陸一級作曲家陳彬談漳州薌劇源起


新網記者范詩敏中國福建漳州特稿
2013/9/21 下午 11:48:22 / 文化藝術

 歌仔戲是中國眾劇種裡,唯一源自台灣的劇種,甚至傳回大陸,謂之薌劇。歌仔戲是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劇種,但究竟發展成薌劇後的情況如何,值得探索。

漳州市薌劇團退休的一級作曲家陳彬,雖學西方作曲與鋼琴,卻在傳統戲曲領域深入研究。(歸鴻亭攝影)
 薌劇的始祖是邵江海,其嫡傳弟子,現為中國一級作曲家的陳彬表示,歌仔戲的前身稱為錦歌(或什錦歌),後在台灣成型之後,傳回閩南地區。邵江海又融入了雜碎調,經過漳州南靖的改良戲班都馬班來台演出,頗受台灣民眾歡迎,台灣遂稱之為都馬調、雜念仔。

 陳彬也保留了1980年為邵江海錄製的完整口述資料,他說,在明鄭時期,鄭成功為了駐地台灣,把荷蘭人趕走,因而成為歷史英雄。鄭成功的部將大多為閩南人,閩南的錦歌也隨之傳入,而台灣歌仔戲的主要曲調,正是漳州錦歌為主衍生而來。

陳彬與《新網新聞網》採訪團隊合影。(歸鴻亭攝影)
 他指出,雜碎調以易經中的陰陽正反為基礎,這是中國劇種的基調,唯獨歌仔戲沒有,因此雜碎調等於是統整了歌仔戲的結構,使之更完善、結構更堅實。邵江海把歌仔戲帶入更深層的境界,在台海兩岸,不僅被視為薌劇創始人,也是歌仔戲的一代宗師。

 20年代以來,傳到大陸的曲調並不多,其中一種「七字仔」應是源於漳州的盪卦調,又謂乞食調。以盪卦調的唱腔弦律再插入一些過門音樂、揉合演員的情緒表現,又演變成「七字仔正」、「七字仔哭」、「七字仔反」等等多種唱腔。

 陳彬說,自己雖學西方作曲與鋼琴出身,但後被編制到薌劇團,需要重新學起,初時雖然辛苦,但竟也能西學東用,不但能吸收傳統精髓,也能跳脫出來,另創新意。

陳彬對薌劇發展過程如數家珍。(歸鴻亭攝影)
 1995年陳彬受邀赴台灣演出《李娃傳》,為傳統歌仔戲的脈絡梳理了一次,並統合了歌仔戲的板調,又從古調再創新魂,他認為,日後不論歌仔戲或是薌劇,都應該繼續嘗試創新,讓年輕人也願意接觸這個新劇種。

 陳彬是福建漳州人,1960年到1968年就讀福建省藝術學院音樂系,師事徐榮芹、黃登輝等。1970年轉入漳州市薌劇團,事師邵江海等薌劇藝人,以一級作曲退休。參與超過80部薌劇音樂創作,主要作品有《情海歌魂》、《李三娘》、《李娃傳》、《紹江海》等。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范詩敏 日期:2013/9/21 下午 11:48:22
關鍵字:歌仔戲,薌劇,邵江海,陳彬,錦歌,雜碎調,都馬調,雜念仔,鄭成功,荷蘭,七字仔,李娃傳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范詩敏報導
范詩敏報導列表
"阿斯匹靈國際聯展計劃"探索旅行各種方式
文化藝術 2013/12/27 下午 08:31:2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