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不能防疫 醫生建議注射疫苗才能預防疾病入侵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10/28 下午 05:37:10 / 醫療保健
流感高峰期將屆,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提醒,多喝水不能抵抗肺炎鏈球菌侵襲,接種疫苗讓體內產生抗體,才能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或肺炎。肺炎鏈球菌預防宣導大使盛竹如也在記者會上宣導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重要性。
 |
醫師呼籲,50歲以上為流行性感冒或肺炎高危險群,建議自費接種疫苗,才能有效提高免疫力。(范詩敏攝影) |
姚建安今天指出,根據「成人健康認知調查」,訪問全台500位50歲以上成人,發現超過4成過去一年曾罹患感冒或流感2次以上;但僅5%會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甚至有高達3成的受訪民眾以為多喝水就可預防疾病,顯示防疫觀念不足。
他表示,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中的疫情監測顯示,近6成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個案為50歲以上成人。當罹患感冒或流感,病毒會破壞呼吸道的黏膜組織,此時便容易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造成嚴重併發症。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醫師提醒,50歲以上且合併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者,是容易罹患肺炎的高危險族群,建議接種結合型(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才是預防肺炎的最有效方法。
 |
主播盛竹如現場也呼籲,對於年紀大的人,注射疫苗才能多一分防護。(范詩敏攝影) |
姚建安指出,目前的成人肺炎鏈球菌可分成結合型和多醣體(23價),研究顯示,結合型可誘發更強的免疫記憶,在接種第二劑後仍可有效提高體內抗體濃度,所以效力更強更持久。他建議,成人可5年注射一劑,來補強免疫力。黃立民也說,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明指出,多醣體疫苗對肺炎的防疫有侷限性,而結合型的疫苗可有效抑止鼻咽帶菌,大幅降低人傳人的機率,所以家中若有一人注射疫苗,便可有效降低其他家人患病機率。
他舉例說,有1位54歲的糖尿病患者,起初頭痛發燒,以為是小感冒,沒想到出現呼吸窘迫,進一步接受影像學檢查才發現肺部出現浸潤和片狀陰影,確診為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侵襲性肺炎,緊急動用第三線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彰,進而插管送加護病房看顧才穩定病情。
因此,姚建安建議,50歲以上高危險族群不能抱持僥倖心態,流感高峰期間應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建立正確防疫觀念,才能有效預防疾病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