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 國美館展四年級生作品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24 下午 07:57:47 / 文化藝術
在民國40到49年戒嚴時期出生在台灣,是俗稱的四年級生,政治氣氛依然詭譎,一群台灣藝術家以初生之犢之姿,透過藝術回應變動中的台灣社會。
|
國立台灣美術館今起推出「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51~1960-四年級生」展出。(歸鴻亭攝影) |
國立台灣美術館自2013年推出「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系列展」,鎖定1931年(民國20年)至1980年(民國69年)至今仍持續創作的藝術家,以10年為一個世代界分,推薦其中具有「刺客」特質的創作者,觀察他們如何以特立獨行但自成一格的創作實踐。繼2013年推出的二年級生、三年級生展之後,今日接續推出的「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51~1960-四年級生」,是這一系列第三梯次的展覽。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表示,刺客是文化的英雄,他們各自創造藝術獨特風格,其對社會關注和實踐性,求變、創異與風格建構,都是「刺客列傳」嘗試在戰後台灣美術史的軸線中,開闢一個以世代為篩檢的切入視角。
他說,戰後以來的台灣美術有十分複雜且多元的創作面貌,此一持續變動、不斷流轉的美術發展狀態,除了與共時性的社會政經脈動及文化變遷有深刻的連動關係,藝術家對創作理想的堅持與奮進、尋求自我實踐的意志與勇氣,則是開拓台灣美術風貌的關鍵因子。
策展人蔡昭儀指出,這次選薦展出的20位四年級「刺客」藝術家,有些是年級同儕中具有突出表現的風潮引領者,有些則專注於特定的風格、題材或議題且始終如一,部分藝術家則獨立於潮騷之外,以一貫的美學關懷持續創作產出。他們成長邁入專業創作領域的時間點,正當台灣從戒嚴體制走向解嚴社會的1980至1990年代。正是台灣政經面臨開放與挑戰、也是整個藝術生態回應社會變革大為改觀的轉折點。在人人追求改革、創新的狂飈情緒中,四年級生在藝術展現更為激進敢言,透過創作與時代思潮共振發聲,敏銳聚焦政治、社會、環境、人文的檢驗與反映,正是一個勇於挑戰既存創作成規的世代,許多藝術家如今更在藝壇引領風騷。
|
自左至右為藝術家李銘盛、賴純純、國美館館長黃才郎與藝術家陸先銘。(歸鴻亭攝影)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51~1960—四年級生」參展藝術家包括黃銘昌、李銘盛、陸先銘、楊茂林、洪天宇、梅丁衍、于彭、黃進河、蘇旺伸、林鉅、陳界仁、郭維國等,以繪畫、複合媒材、影像、水墨、裝置等媒材形式創作,李銘盛、賴純純、陸先銘代表出席,回憶過往創作的心路歷程。
李銘盛說,早年創作底片因88水災毀壞,這次發表的作品是日本亞洲美術館和帝門基金會收藏才得以借展,建議國美館趁藝術家還在世,能舉辦藝術家個展,將資訊建立完整檔案。賴純純說,當時舊體制開始解體,解嚴後藝壇氛圍求新求變,畫紅太陽不會擔心被關注,開創前衛藝術企圖相當執著堅持。陸先銘則說,那是比較敢衝撞的年代,雖然每位藝術家生命背景各異,藝術表達方式也完全不同,卻都是個人創作信仰的忠實執行者,並各自以鮮明且獨特的藝術實踐。